1.抱起婴儿

通过抱婴儿时获得的手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婴儿肌张力状况。肌张力低下的婴儿,抱时会感到困难,婴儿易从手中滑下,而痉挛的婴儿抱时会有强直感和抵抗感。

2.观察姿势

正常婴儿,当仰卧时会自动地保持一定的体位和姿势,完成一些抗重力的活动。而肌张力低下的软瘫婴儿,如置于仰卧位,上下肢常屈曲、外展,缺乏主动运动;肌张力亢进的痉挛婴儿,若处于仰卧位,往往出现不对称异常姿势,主动运动减少,动作显得刻板。肌张力越高,主动运动越少,原始反射就越强烈,姿势也就越不对称。北京天使儿童医院邀您共同关注儿童疾病。

3.被动运动

肌张力正常的肢体对于被动运动,既可作出抵抗,也可作出协调,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自我控制能力;对肌张力低的肢体作被动屈伸运动时,会感到沉重,无抵抗力,肢体缺乏自控;对肌张力高的肢体作被动屈伸运动时,会感到明显的抵抗,这种抵抗的力量往往在运动开始时大于运动结束时。

4.触摸四肢

通过用手触摸婴儿的四肢,如上肢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下肢的腓肠肌、股四头肌,可感受到肌肉组织的紧张度。肌张力低下,手感柔软、松驰,双手指的按压抵抗较少 ;肌张力正常,手感柔软适中,结实而富有弹性;肌张力高时手感紧张,对手指的按压有较大的抵抗。

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是由于大脑损伤后肌肉不协调收缩所致,因此,一般难以做肌力检查,而采用肌张力评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