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5月齡女童數月嘔吐不止,一查發現食道里有桂圓核和金屬片

一名年僅15個月大的江西女童嘔吐不止,去醫院檢查後發現食道里有桂圓核,還有一個不透光的小片物體。在當地醫院取出有桂圓核後,家人帶着她來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接受進一步治療。

11月19日,這名女童的母親楊女士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表示,早在今年國慶節時,她就察覺出女兒有些異樣,“我帶她去老家玩,早上給她喫了一點稀飯,就一直嘔吐,只能喝水和奶粉,只要喫帶渣的食物,她就會情不自禁地要把手往嘴巴里面摳。”

爲此,楊女士帶女兒去當地醫院求診,“一開始醫生以爲就是扁桃體的病症,配了一些口服液,喫了一週但是症狀還是沒好,我又去了別的醫院看。”她說,在另一家醫院,做了影像學檢查後才發現,女兒的食道里有一個桂圓核,另外還有一個不透光的小片物體。

當地醫生及時通過胃鏡將桂圓核取出,但針對這個不透光的物體卻有些犯難了,現有設備很難找到並取出這個物體。

“當時我判斷,是不是在她8個月大的時候喫進去的,那會兒我們喂她喫西瓜、饅頭、葡萄等,她就會出現嘔吐的情況,但我們當時以爲她年齡小,還不能喫這些,就忽視了沒有直接去看醫生。”楊女士表示。

在查閱了大量的就診信息後,楊女士與家人商量決定帶着女兒來上海搏一搏,於是來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消化內科。

據接診的消化內科主任鄧朝暉透露,經過胃鏡檢查顯示,在女童的食道上段有異物嵌入食道黏膜,被新生的肉芽組織包裹,同時一定程度上已造成氣管壓迫,異物的位置也很貼近大血管,通過內鏡取出會有一定的風險。

隨着女童進食、呼吸情況每況愈下,消化科專家團隊與外科團隊聯手,進行病情數據的整理,研討解決方案。最終決定還是通過內鏡技術進行夾取,以爭取最小的創傷,與此同時,外科團隊將在術中陪伴左右,若消化團隊內鏡手術失敗,則立即由外科接手啓動開胸手術作爲“後盾”。

爲進一步提升這次“拆彈”的成功率,鄧朝暉醫生還專門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請來了我國內鏡技術的領軍人物周平紅教授。

11月15日,手術開始,歷經緊張的20分鐘操作,周平紅教授就通過微創技術,從女童的食道深處取出了卡了數月之久的這枚片狀物體,這是一塊1.5釐米*1.5釐米*0.2釐米的金屬片,四邊鋒利,在過去數月中未割破孩子的食道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在家人看到金屬片時才恍然大悟,楊女士回憶起這與家裏工作臺上的電腦小配件有些相似,但也不知道孩子是在何時何地“喫”下了它。

目前,院方透露,在歷經手術後,女童仍然需要接受進一步治療,目前仍在住院過程中,大約需要一週後才能康復出院。

鄧朝暉醫生提醒家長,幼兒對世界認知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喫”,誤吞誤食容易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家長要學會做細心人,在重視對幼兒行爲看護的同時,也應該將家中的細小物品及時收拾乾淨,防患於未然才能真正避免意外傷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