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對於袁德旺本身來講,他對周杰倫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感”,甚至他也表示“周杰倫唱的啥自己聽不懂”,然而,他明白一個道理:“春晚就是要讓大家喜歡的人上場才顯得熱鬧”。怎麼說,年輕人認爲周杰倫夠時尚,歌曲夠超前,唱作俱佳,優質偶像,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爲周杰倫“咬字不清”,聽不懂他唱的啥。

提及周杰倫,現在應該稱之爲“周董”。作爲一個歌手,達到一個“巔峯”很容易,但是能夠長時間的維持“巔峯”就實屬罕見,周杰倫就是其中之一。出道十餘年,幾乎每年一張專輯,而且張張經典,銷量口碑“兩開花”,的確很厲害。
遙想當年,2004年,年輕人一代已經風靡的周杰倫,還是有一定的“兩極分化”的。怎麼說,年輕人認爲周杰倫夠時尚,歌曲夠超前,唱作俱佳,優質偶像,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爲周杰倫“咬字不清”,聽不懂他唱的啥。
2004年春晚總導演袁德旺,聽聞自己的春晚班組,一直在提及“要讓周杰倫上春晚”的言論,於是萌生了“邀請周杰倫上春晚”的想法,然而想法畢竟只是想法,邀請一位非大陸歌手上春晚,是需要報領導審批的。於是,袁德旺將周杰倫的名字提交了上去。 果然,領導駁回了袁德旺的想法,理由是“某些專家認爲周杰倫吐字不清”。
其實對於袁德旺本身來講,他對周杰倫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感”,甚至他也表示“周杰倫唱的啥自己聽不懂”,然而,他明白一個道理:“春晚就是要讓大家喜歡的人上場才顯得熱鬧”。
袁德旺很清楚當下很多人歡迎周杰倫上春晚,於是,他在央視網上發起了一次簽名活動,如果網友支持周杰倫上春晚,就在網站上簽名,那麼結果是超過200萬人簽名。
在2004年,網絡尚不是特別發達,對於這個結果,同樣也呈兩種看法,第一種看法指出“當年會上網會簽名的大多是年輕人,票數雖多也不能代表全國民意”,第二種看法則是“周杰倫已經不能用小衆來形容,他屬於全民明星的範疇”。 袁德旺傾向於後者,他以“二百多萬人都歡迎他”來要求領導妥協,併成功邀約周杰倫登錄春晚舞臺。
這一登,就是連續5年。 事實證明,周杰倫並不只有年輕人喜歡,幾次春晚,讓周杰倫真正的做到了“家喻戶曉”,很多中老年人也紛紛學會了諸如《青花瓷》、《東風破》等中國風濃郁的歌。
當然,即便如此,周杰倫的“吐字發音”依舊被各種“吐槽”。甚至在前段時間,《中歌會》的話題評委賀冰新,也公然表示“ 我喜歡周杰倫的作品,但真不喜歡他唱的歌。 ”,並且將選手唱歌發音不夠清晰歸結於“受了周杰倫的影響”。
而周杰倫本人,則在一次採訪中表示:“我當然知道自己吐字不清,但是我 是把歌聲當成一個樂器,所以不着重於咬字 ”。
就如同周杰倫在某次頒獎禮上很拽的說:“ 華語音樂是最吊的,請支持華語音樂。 ”一樣,他也認爲自己能夠“不注重咬字而注重音樂”是“最吊的”。喜歡周杰倫的依舊支持着他,不喜歡的則依舊抓着這點不放。

那麼問題來了:你喜歡周杰倫的“咬字不清”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