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出具多項調查報告顯示,故障原因在於中星18號衛星出現掉電而導致遙測工作異常,已經不具備正常通信服務能力。11月19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遺憾宣佈,在今年8月成功發射升空的中星18號衛星至今仍未能與地面建立有效連接。

原標題:搶救任務宣佈失敗,中星18號衛星在太空失聯,項目損失15.1億元

11月19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遺憾宣佈,在今年8月成功發射升空的中星18號衛星至今仍未能與地面建立有效連接。

今年8月19日20時03分,一枚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中星18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中星18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但在後續的工作推進中,地面發現中星18號衛星工作異常。

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立即成立應急工作組,安排技術人員對故障展開排查搶救工作。應急工作組長達3個月的全力搶救也未能與中星18號衛星建立有效連接,故而決定放棄中星18號衛星。

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出具多項調查報告顯示,故障原因在於中星18號衛星出現掉電而導致遙測工作異常,已經不具備正常通信服務能力。

相關專家也表示,再想建立衛星連接的可能性很低,就算後續成功連接,也可能因爲18星自身缺陷難以提供有效服務。繼續嘗試連接18號星只會徒增任務成本,所以在這份公告發布當日之後就開始着手18星的替代星研製工作。

據悉,中星18號衛星項目是民用項目,總投資額達到151,758.65萬元。該星採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發射成功後將在語音、圖像等多媒體領域的數據處理,多媒體應用與高數據速率互聯網應用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國航天領域發展迅猛,發射次數大幅增加,所以導致多次出現發射失利的情況。2017年7月2日,搭載實踐18號衛星的長征五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發射後不久長五火箭兩臺芯一級液氫液氧發動機其中的一臺出現了故障,導致發射任務失敗。

需要說明的是,這兩次發射失利的原因是存在差異的,中星18號衛星因衛星本身的故障導致發射失利,實踐18號星是因火箭故障導致發射失利,但歸根結底都能成爲我國航天領域的寶貴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當天,已經向保險商提交了損失證明,雙方正在積極協商後續理賠工作。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