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樣如果寶媽在教育孩子,爸爸反過來阻止並指責,孩子也會對寶媽失去信任,認爲媽媽不對,以後不必聽她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教育孩子之前,兩人一定要保證意見統一,如果發現一方做得有點過火,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行提醒,畢竟教育的目的是爲了糾正,不要讓孩子覺得有人保護自己,就可以不糾正錯誤。在教育孩子時,除了會有一方出來阻止之外,還有一種,就是寶媽表面上什麼也沒說,但是後面爲了哄孩子,就說爸爸做的不對,這樣會拉開孩子和爸爸的距離,讓他覺得自己和爸爸是站在對立面的,只有媽媽和自己是一夥的。

原標題:爸爸教育孩子時,寶媽這4種行爲沒用還傷感情,多數家長不以爲意

孩子在成長中,難免會做錯事,這時候,父母的態度是很重要的,一般爸爸都會對孩子進行教育,可如果當爸爸教育孩子的時候,寶媽是以下這幾種態度,容易讓孩子記恨你,寶媽們,快對照一下,自己有沒有做過。

媽媽火上澆油

當孩子做錯事,爸爸教育他的時候,如果寶媽在一旁添油加醋,不僅說孩子這次做得不對,還把以往的事情翻出來,火上澆油,這樣會讓爸爸的火氣更大,進而對孩子的批評更加嚴厲,這種做法會讓孩子對寶媽產生怨恨的心理,認爲寶媽是在故意破壞,導致孩子對寶媽失去信任,以後有什麼事情,估計也不會再向寶媽訴說,所以寶媽這個時候即使不上前勸阻,也不要火上澆油哦。

媽媽冷眼旁觀

當爸爸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寶媽在一旁冷眼觀看,對孩子的求助視若無睹,孩子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這種無助和孤獨感,也會讓他對寶媽產生怨恨,其實教育孩子只是爲了讓他知錯,所以不能太過火,如果寶媽發現爸爸對孩子的教育太過嚴厲,寶媽可以適當的提醒,不要讓孩子的內心對家人感到恐懼,這樣反而失去了教育的意義,對他的身心發展也不好。

媽媽阻止並指責爸爸

現實生活中,出現最多的情況就是一個家長對孩子進行批評的時候,另一個看不下去,就會跑過來阻止,其實這樣做會影響孩子和父親的感情。如果爸爸對孩子進行教育,寶媽過來阻攔,甚至指責爸爸,那麼就會讓孩子對爸爸失去信任,導致他以後都不會再聽爸爸的話。同樣如果寶媽在教育孩子,爸爸反過來阻止並指責,孩子也會對寶媽失去信任,認爲媽媽不對,以後不必聽她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教育孩子之前,兩人一定要保證意見統一,如果發現一方做得有點過火,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行提醒,畢竟教育的目的是爲了糾正,不要讓孩子覺得有人保護自己,就可以不糾正錯誤。

媽媽表面同意,背地說壞話

在教育孩子時,除了會有一方出來阻止之外,還有一種,就是寶媽表面上什麼也沒說,但是後面爲了哄孩子,就說爸爸做的不對,這樣會拉開孩子和爸爸的距離,讓他覺得自己和爸爸是站在對立面的,只有媽媽和自己是一夥的。孩子的年齡小,不能分辨對錯,本能的喜歡和自己親近的人,如果寶媽在爸爸教育孩子時這麼做,對孩子的成長以及親子關係都會造成影響。

當爸爸教育孩子時,寶媽應該表明態度,並教會孩子用同理心理解爸爸的行爲,告訴他錯了就是錯了,讓他明白自己錯在哪裏,他才能明白爸爸雖然教育他,但是爲了他好,這樣孩子才更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還不會對父母產生負面的想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