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有一個海盜像傑克船長一樣的迷人!”

《加勒比海盜》從第一部到第五部,有三部曾入選全球票房top10,而且觀衆口碑爆棚,目前評分最低的兩部也維持了豆瓣7.5分的水準。

不知看過《加勒比海盜5》的人,有多少人是衝着德普扮演的傑克船長去的?有多少人是因爲“傑克船長”愛上約翰尼·德普的?

而向來寵粉的德普其實像傑克一樣隨性而爲,每次給粉絲簽名都簽到天昏地暗,需要被保鏢拖走,有點好笑,德普這真的是堪稱簽名屆的泥石流之典範啊。這二貨又認真的行爲讓人感覺傑克早已和德普本人合二爲一,充滿了複雜卻無與倫比的魅力。

一、亦正亦邪的另類海盜

海盜是指專門在海上搶劫其他船隻的強盜,是一個古老又反派形象的職業。

在《加勒比海盜》之前,歐美電影史中不乏經典的海盜形象。不過,其實早在電影誕生之初,海盜就已經成爲了電影產業內一種固定的角色類型,就像《加勒比海盜5》中的反派像巴博薩、章魚瓊斯、薩拉薩等人一樣勇猛無畏,狠辣兇殘。

到了1935年,埃羅爾·弗林在《鐵血船長》中塑造了風流倜儻、劫富濟貧的海盜皮特·布拉德。這個角色一度讓“海盜”這一形象流行起來。

但那時大銀幕上的“海盜”雖多,類型設置卻乏善可陳:要麼是以前固定印象的狠辣兇殘、無惡不作的壞海盜;要麼是個人英雄主義、英俊瀟灑的皮特·布拉德式海盜,多了也審美疲勞。

一直到2003年《加勒比海盜》的橫空出世,這個定式才被打破了。相信絕大多數人看《加勒比海盜》都是衝着德普去的,在各類冒險系列電影的主角當中,傑克船長無疑是獨樹一幟的。!

和那些偉光正的好萊塢英雄不一樣,傑克船長身上的魅力,是亦正亦邪的:他一身痞氣又一臉調皮,身爲一個海盜卻並沒有欺男霸女,甚至曾經因爲釋放黑奴險些被處死,手臂還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記。他唯利是圖、花天酒地又兩肋插刀、重情重義;時常陷入窘境,但永不絕望,永遠懷着赤子之心,正是他的複雜和不可捉摸讓他魅力倍增,德普演繹的傑克船長作爲系列靈魂人物,魅力獨具,深受全球影迷熱愛。

其實德普的演技很爲傑克船長的性格和行爲加分,他的表演很難拿普通的那套準則去衡量,他更喜歡創作屬於自己的風格。

在這個項目開始籌備時,傑克船長遠沒有如今銀幕上這樣另類古怪。但熱愛搖滾樂的德普和導演一起商量後,顛覆了傑克的人設,德普將一種搖滾精神注入了傑克的靈魂,甚至他還不顧導演反對,鑲了4顆閃亮的大金牙。

《滾石》雜誌曾這樣評價德普的演技:他的表演總是充滿了詭異,有質感,兼具了柔和、堅韌、真誠和優雅。他的聲音清澈、語調抑揚頓挫,而他的臉又近乎完美的英俊,又像男孩,又像男人,他會利用肢體上的一些小動作,增強表演的魅力。

從《加勒比海盜1》拍到《加勒比海盜5》,儘管已經過去十幾年,但他飾演的傑克船長依然令人記憶猶新:傑克船長油腔滑調,一臉煙燻妝、邋里邋遢的裝扮,走起路來吊兒郎當,捏着蘭花指,永遠一身騷氣滿滿的樣子。另類的表演風格讓德普獲得了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傑克船長的存在無疑是對傳統英雄形象和英雄模式的解構,更重要的,是這個角色罕見的反英雄本質。傑克船長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他行爲放蕩,懶惰,貪財,好色,整天酗酒,不按常理出牌,每天嬉笑怒罵坑坑隊友,甚至不符合傳統道德定義,就像他答應給海盜戴維·瓊斯還債卻不守信用,間接導致了小皮匠被詛咒;縱觀整個系列,他經常腦子迷糊,運氣也很差,但就是如此,還能闖成加勒比海的第一傳奇,可見傑克船長其實深不可測,只是整個人叛逆而自由,身份在英雄和惡棍之間不斷輪轉。

但就是這麼個另類的海盜,即便被叛變的船員放逐到無人荒島,還有心情抱着朗姆酒爛醉,無論何種境地,都能給人一種他早已胸有成竹、安之若素的安全感。

傑克船長的出現,無疑開啓了影視界中一個全新而另類的航海時代。而且他在每個影迷的心中,種下了一個關於航海與冒險的夢想。

二、一生所求 不過冒險與自由

看完《加勒比海盜》系列,你會覺得“一生放縱不羈愛自由”這句話完全適用到傑克船長身上。

2003年,《加勒比海盜》系列橫空出世,將沉寂多年的海上冒險類型電影再次復興。傑克船長和他的船員們駕駛着“黑珍珠號”行駛在加勒比海,帶着我們觀衆一同穿越驚濤駭浪,,經歷生死考驗。

海盜歷來象徵着自由,片中的傑克更是徹徹底底的自由派。“傑克不會長大,不會學乖,永不改變卻永愛自由”。

他嚮往自由,嚮往大海,所以一直都是一個人,一隻船,一個羅盤,還有一瓶朗姆酒。他的一生居無定所,隨着海洋四處冒險。

可能很多人不太能理解這種自由,爲什麼會有人喜歡當海盜且甘願一生居無定所、隨海洋漂流呢?且大海是什麼?未知,神祕,無邊無際,也意味着未知的危險。

不過片中傑克船長有一句話是:現在朝那地平線出發!“因爲地平線一直在那。你想到達那兒,但你永遠到達不了。就是那樣,遙不可及難以放棄。”因爲地平線是自由。

而我們生來嚮往自由,卻又懼怕孤獨,且在現實生活裏我們要養活自己,有夢想、未來、家庭和社會責任,我們不敢追逐自由。正如村上春樹所說的那樣:“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但傑克不一樣,他一生都在自由的路上,黑珍珠號就是他嚮往自由的標杆。

加勒比海盜通過不同的人物形象向觀衆展示了各種各樣的慾望,很多角色都迷失在他自己的藍圖裏,甚至就算已經死去,依舊用一個邪惡的詛咒保護着應該屬於自己的一切。

只有傑克,唯有傑克,他不追名逐利,但確是野心最大的,他貫徹了身爲海盜骨子裏對大海的熱愛,對自由的熱愛,自由纔是他的終極所求,他崇尚海盜生活並不是僅僅爲了富有,更多地是要追求一種無拘無束滴生活。他要遠方的自由,他不被任何束縛,可以毫無顧忌的做自己。

但現實生活中可以毫無顧忌的做自己真的太難,就像《約翰·克利斯朵夫》裏的有一句話:“但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爲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爲,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而《加勒比海盜》有這樣一句對話,現在看來很有意思:

“我不想惹麻煩。”

“那你活着多沒意思。”

身爲九大海盜王,他不僅追逐自由,骨子裏也熱愛冒險;雖然自由自在又橫行無忌的他得罪過無數的人,他貪生卻又不怕死。就像在每一次除船員外的主角有危險時,傑克總是藉着“我還有事,我先走的藉口”搶先逃跑,可以說他是貪生,但是隻要涉及到他船的存亡時,總是與船員一起獄血奮戰。

他無數次地陷入險境,無數次地脫逃,但無論他身處何種絕境,他都不絕望。

因他一生所求,不過冒險與自由!

所以無論在哪裏起航或暫時停靠,他一直是孤獨的,無畏的。他來的時候是一個人,一隻船。走的時候還是一個人,一隻船。

但這就是他想要的人生!也許,這也是生命中另一種極致的浪漫吧。

三、人生有一種態度,叫永遠在路上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很少有人能真正說清,因爲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同,參照物也不同,故而看法也會不同。

但我想,對於傑克來說,他人生的意義應該是“永遠在路上”。

看加勒比海盜二,伊麗莎白多多少少對傑克船長是有情愫的,傑克船長也動了心的,雖然最終她與威廉在一起。而傑克也是,只追求,絕不留戀。

伊麗莎白足夠讓他動心,但無法撼動“自由”在他心中的地位,不被羈絆,是這個海盜的人生態度,也是傑克船長最迷人的地方;五部曲中,傑克都始終像風一樣自由,對生命的熱忱和對世界的探索以及對未知的興趣永遠勝於恐懼。

冥想大師阿米特·雷說:“如果你想征服生命中的焦慮,那就活在當下,活在每一個呼吸裏。”傑克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知道他的人生將走到哪裏,但他與其說是活在當下,不如說是隨心而行。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段路程。從開始到結束,我們一直在路上,從未停止。有人說:人生是一場孤獨的修行。但我想,在這條路上,只有不斷地向前走,方可不負“人生”二字。

但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活在自己的閉塞小天地裏,在人爲設定的各種條條框框裏,想要探索新生活的同時卻又不敢告別舊生活?害怕跳出熟悉的圈子?雖然常常迷茫又困惑,卻依然只有生活的苟且與忙碌。

其實人生匆匆數十載,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就像我看過的凱魯亞克35歲出版的《在路上》那本書一樣。

“在路上”,不僅是一種人生態度,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路上”的生活,就是要你我盡情的做真誠的自我和探索世界,不再埋怨,不再等待,不再虛度,明天會怎麼樣,何必想那麼多,生命短暫,每一分鐘都珍貴,擁抱未來不如從擁抱此刻開始,這樣才能看到更美妙的風景,遇見不同的人,甚至擁抱更美好的自己。

傑克船長便是一個永遠活在路上的人,他不是被生活和困難打敗的人,他是打敗生活的人,無論遇到什麼艱難險阻,他都沒有垂頭喪氣,也從不抱怨,而是昂着驕傲的頭顱,一路前進。路上,就算遇到的伊麗莎白象徵着愛情,黑珍珠號象徵着權錢,羅盤象徵着慾望,不老泉象徵着長生,他也不曾爲此迷失過自己,更不會被任何所束縛。

雖然會有點遺憾,不過沒關係,自由纔是生活,到廣闊的天地去,他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只有心無所懼,這條路就會芳香四溢、四季如春。

以上,傑克就是這麼一個複雜又迷人的角色,感謝德普精彩的演繹,讓傑克船長在熒屏中活了過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