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1942年创作的《小王子》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攒足了人气,然而电影《小王子》(2015)却姗姗来迟。大名鼎鼎的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曾被邀请拍摄《小王子》,但他回绝说:“不,《小王子》是一颗钻石,太纯净、太完美,我不会碰它。”所以这是一个挑战。那么,曾经参与执导《功夫熊猫》的美国动画新秀马克·奥斯本在他的新片《小王子》中对原著做了哪些改编,效果如何呢? 在原著中,小王子是故事的绝对主角。一名飞行员驾驶飞机降落到沙漠中,在修理飞机零件时遇到了从B612小行星上偶然来到此处的小王子。因缘际会,他们凑到了一起,飞行员拿出成人们不能理解的一张极富想象力的简笔画来考验小王子的审美能力,居然被他看出来了——巨蟒吞噬大象的画面尽管极端抽象,被成人们概念化、功利化的目光所否定,但小王子是与众不同的,于是他成了飞行员的好朋友,向飞行员讲述了他的游历生涯。他说自己来自一个遥远的星球,与一朵玫瑰相伴,这朵玫瑰的矫揉造作和谎言让他伤心,于是他乘坐一群迁徙的候鸟远去。他一路游历,走遍各个星球,最后来到地球,驯服了一只狐狸,与一条蛇达成了死亡协议……我们不知道小王子的年龄、家庭和来历,但这些不重要,只要他目光澄澈、心灵明净,拒绝成为他所见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贪婪利己者,替我们守护住童心,在纷扰的尘世中留一方可供守望的干净之所,就足够了。
而在电影里,故事的主角则是一个小女孩。她那雷厉风行的虎妈,如同当下的父母们一样,在一面墙挂满密密麻麻的任务表,具体到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吝啬于给她玩耍和交友的时间,美其名曰是为其规划好人生大计,上学、交友、结婚、工作……一切都在父母的策划和掌控之内。这当然是爱,却带着绑架的意味。父母们给了孩子成长的物质条件,却也偷走了他们思考和选择的权利。即使长大成人,孩子依然活在父母既定的规划中,他们的人生选择似乎是为了实现父母常年未了的夙愿。当小女孩和母亲决裂之时,便是她童心苏醒之际。影片中怪老头的出现是其童心苏醒、走向自觉的催化剂。怪老头曾经是飞行员,在小镇上被人们视为思维奇异、神志不清的怪人。由于小女孩父亲的缺席(只是被模糊地提及),所以怪老头不仅担任着小王子故事讲述者的角色,而且填补了小女孩人格成长所需的父爱,他唤醒了勇敢,守护着纯真。倘若没有怪老头,小女孩很可能按照母亲的规划设计,一步一步变成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怪老头把遇到小王子的经历写在纸上折成飞机,只有小女孩受到故事的感染,最终踏上寻找小王子的冒险和拯救之旅。她的冒险和拯救,一方面是为了找寻小王子的下落,另一方面也完成了她整个身心的成长与升华,这是她的成人礼。 从主题上看,影片也与原著有所不同。小女孩登上老旧的飞机,在一番摸索、乱撞中发动引擎,和小狐狸一起去未知星球寻找小王子。这和格列佛、鲁滨逊的冒险故事并无二致。接下来就是标准好莱坞叙事模式的冒险和拯救故事了。电影前三分之二部分,当涉及小王子时,运用的是定格动画,色彩昏黄,简单朴素;当回到现实环境,小女孩和怪老头在一起时,运用的是CG动画。如此就将现实与过去、真实与虚幻区分开来。影片剩下的三分之一部分,用CG动画告诉人们,小王子和小女孩同出一处,二者相见。此时的小王子被商人主宰的物欲社会熏染,舍弃童真童心,用一连串“我在工作……”的喊叫掩饰着内心的浮躁、焦虑与恐惧。这恰恰折射了当下的社会现实。城市的高楼大厦,通宵不灭的灯火混淆着白天黑夜的界限,人们埋首于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中,不知不觉间被环境“改造”着,这让人不禁想到乌托邦小说里描绘的场景——人被工具化、程式化、功利化,变得麻木呆滞,丧失思考,远离判断。那么,被异化的小王子如何转变呢?这自然由小女孩来完成。小女孩化身为女英雄,以智取胜,斗败了企图收服星星以作发电之用的商人们。就这样,由“小王子的故事,变成了女孩儿的成长史,结构非常明晰:发现小王子,爱上小王子,拯救小王子”。 至此,小女孩的成长主题浮出水面,引发我们对成长的思考——纵然年华流逝,童心消泯,我们依然要怀抱希望,勇敢地追寻纯真与爱。即使小女孩返回母亲身边,重新面对那张巨大的人生计划表,她也定会用宽容、理解的眼光去对待。所以,原著中批判成人世界的虚伪、自私和人自身弱点等主题被淡化了,而是放置到小女孩追寻童心、学会成长的大主题之下。 除了主题和主角的变化,还有一些细节上的改动值得关注。比如在原著中,小王子在游历途中见到的国王、虚荣自大的人、酒鬼、点灯人、商人和地理学家等,和小王子之间的对话呈现出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小王子不争不怒,徐徐问答,以机智而富含深意的话语揭露了各色人物的劣根性。作者的讽刺意图十分明确,抨击了成人世界的自私自利、虚伪算计,却没有针锋相对的火药味。而在电影版里,小女孩和小王子“两个世界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通过小女孩的视角,混杂着真实和虚幻的冒险经历,将那些隐于原著字面下的内涵,用较为通俗的正邪对抗、奴役与解放的鲜明对比呈现出来”。
《小王子》电影剧照
虽然影片对原著做了诸多改变,但童真童心和以美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本质仍被珍视,可谓重装再发,初心不改。原著中有一段话:“人们眼里的星星并不都一样。对于旅行的人来说,星星是向导。对于别的人来说,星星只是些小亮光。对于另外一些学者来说,星星就是他们探讨的学问。对于我所遇见的那个实业家来说,星星是金钱。但是,所有这些星星都不会说话。你呢,你的那些星星将是任何人都不曾有过的……”对此,有人不明其意,认为这是让我们拒绝长大,逃避现实。而实际上,《小王子》绝不是心灵鸡汤和保守主义的代名词,它反对的是麻木和单调,是无趣和庸俗,以此来为多元价值观让路,让缤纷的梦想有落地的可能。它在为有梦想、敢拼搏、热爱生命的人喝彩。 在一次专访中,当记者问到“这部电影会不会损害《小王子》原著的精神”时,小王子家族传人奥利维亚·阿加耶夸张地扬了扬眉毛说:“不,不,不,《小王子》是无法损坏的。它太纯净,太强大,它像钻石一样坚硬。”

对于《小王子》这部享誉世界、内涵丰富的作品,从原著到电影,有创新、有坚守、有时代气息,体现了影片拍摄者的意图,换句话说,这就是他心目中的《小王子》。电影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当今的社会现状,无论是带着独断专行气势的母亲、被规划和设计的孩子,还是重商主义下深深异化的工作狂,都让人不禁担忧,当名利与物质至上的思想观念横行,我们还能迎来内心里的小王子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