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周末热荐 | 10个趣味无限的亲子游戏,包你快乐宅家,玩转周末! 《出彩中国人》里曾出现过一名“神童”,厦门9岁小选手阙剑宇手脚并用,仅用时1分4秒就成功还原了两个魔方,惊呆了全国小伙伴。

很多人非常好奇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据采访得知,阙剑宇6岁时偶然看到了爸爸的陌生玩具(魔方),出于好奇就凑了上去,在爸爸的讲解下,阙剑宇渐渐对魔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阙剑宇的爸爸妈妈觉得玩魔方可以开发智力、锻炼思维能力,所以就经常在假期里陪儿子一起玩,不仅亲子关系非常亲密,阙剑宇的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好的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脑,帮助孩子成长,那么我们在家里能陪孩子玩什么游戏呢?

今天Professor就给大家推荐10个亲子游戏,在家就能和孩子共享欢乐的亲子时光👇

袜子大战

玩法:

大家固定坐在一处,每个人一边努力脱掉别人的袜子,一边保护自己的袜子不被脱掉。改良一下也可以改为怀抱玩偶互相抢。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的灵活性、反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物件大用处

玩法:

找一些家里日常用的东西,比如垃圾桶、一只鞋、铅笔、绳子、瓶子盖等等。

随机挑选一样,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说出这样东西都可以用来干什么。比如:垃圾桶,他可能觉得可以把它叩过来“当成板凳坐”,还可以把东西“藏在里面”,还可以“用来盛水”,还可以翻过来“当鼓敲”。然后,让孩子为每一样东西想出尽可能多的可能的用途,有些可以实践的,就让他亲自试一试。

成长目标:

通过游戏锻炼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帮助孩子提升一些理性或者情感上的认识。

独木桥过河

玩法:

把报纸或者作业本当作桥,通过搭桥来向前移动,看最后谁能先抵达终点。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肢体协调性。

你来比划我来猜

玩法:

如果你喜欢看《王牌对王牌》,那么肯定非常熟悉这个游戏。我们可以轮流表演生活中的常见场景,比如刷牙、炒菜、洗澡、洗手、穿袜子、扫地等,让对方猜在表演的是什么。也可以变成模仿家里人的习惯动作,让其他家庭成员来猜。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的思考能力、反应能力、表达能力。

穿越障碍物

玩法:

可以在家中粘贴胶带,制作“激光束”;或者将几个椅子错乱摆放,然后将几个椅子用多条丝带或者绳子连接,家长和孩子分别爬过各自的障碍道路,看谁先到终点。

成长目标:

锻炼孩子大运动的计划性,身体平衡能力,运动协调性和灵活性。

舌尖上的足球

玩法:

用纸板做个简易的球场,找一团棉花做球,然后爸爸或者妈妈和孩子一人一根吸管吹,看谁先把球吹到对方的球门里。

成长目标:

锻炼孩子的肺活量和反应能力。

“别粘我”

玩法:

准备小便签纸一打。和孩子互相在对方身上贴满便签纸,然后在不依靠任何外力,不用手的情况下,带着孩子一起蹦跳抖动,直到把各自身上的便签纸全部抖落,看谁最先抖干净。

成长目标:

通过玩这个游戏,孩子的触觉感知、关节动觉、身体各部都可以得到比较好的锻炼。

光影绘画

玩法:

把孩子熟悉的玩偶或者生活用品放在阳光下,变换角度,让孩子仔细的观察,试着用画笔对光影进行补充,完善画作。

成长目标:

这个游戏不仅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还能提升孩子思维的创作力和观察能力。

扔纸飞机

玩法:

在海报纸上剪几个洞,贴在门上,制作纸飞机,将纸飞机扔入相应的洞中就可以得分。

成长目标:

在扔飞机的过程中,不仅调动了手眼协调,也提升孩子的视觉专注。

变身套装

玩法:

各种废纸箱最适合做变身套装了,因为箱子很容易穿戴。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或者想要成为的角色,也可以来一场时装走秀哟!

成长目标:

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Professor点评:

好的亲子游戏就是高效陪伴孩子的过程,用心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会思考,热爱生活,这是爸爸妈妈们可以给到孩子的最好礼物。

关注公众号“瑞思英语”,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