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植

 

  本報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3月信貸調研

3月金融數據即將在4月中旬發佈。此前1月信貸數據達3.23萬億創出歷史新高,但2月信貸數據卻回落至0.88萬億,因此3月信貸數據備受市場關注。某種程度上,信貸以及社融數據的企穩意味着宏觀經濟運行更爲穩定。3月製造業PMI重回榮枯線之上,日均發電量、用電量增速加快,顯示經濟出現企穩的跡象。在此背景下,3月信貸投放情況如何?此前票據套利的現象是否消退?本專題將通過廣泛採訪銀行業人士瞭解微觀情況。

導讀

一方面,2月底以來多家銀行紛紛啓動票據套利自查,導致衆多票據套利者不敢鋌而走險;另一方面,3月以來資金面相對寬鬆令結構性存款產品利率有所下滑,加之同期票據市場利率溫和上漲,進一步壓縮了票據套利空間。

“3月票據市場有可能又要爆了。”一位城商行票據業務負責人向記者直言。受2月春節假期因素導致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推遲釋放”影響,3月份票據市場開票量仍不低。

記者獲得的上海票據交易所相關數據顯示,今年3月票據承兌發生額與票據貼現金額分別達到17973億元與11513億元,這意味着3月份每個交易日開票額與貼現額差不多分別達到855億元與548億元,同比增幅分別超過15%與42%。

“不過,相比年初票據市場出現的大量套利現象,3月票據貼現資金幾乎都用於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需求。”這位城商行票據業務負責人向記者坦言。

一方面,2月底以來多家銀行紛紛啓動票據套利自查,一旦發現企業或票據中介參與票據套利,就迅速採取暫停企業票據貼現業務等措施,導致衆多票據套利者不敢鋌而走險;另一方面,3月以來資金面相對寬鬆令結構性存款產品利率有所下滑,加之同期票據市場利率溫和上漲,進一步壓縮了票據套利空間。

“3月底恰逢季末,銀行面臨季度小微信貸投放額考覈的問題,因此3月下旬,多家銀行都在通過票據直貼業務增加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力度以完成考覈指標,導致3月貼現承兌比同比上升了約16個百分點。”一家股份制銀行票據業務部人士向記者透露。

央行公佈的1月份金融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23萬億元,同比多增3284億元,其中,票據融資額貢獻較大,同比增加5160億元;與此同時,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4.64萬億元,同比多1.56萬億元,在新增社融規模裏,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達到3786億元。分析認爲,1月票據市場火爆可能存在空轉套利的因素。

票據貼現“脫虛入實”

在上述城商行票據業務負責人看來,自2月底多家銀行開展票據套利自查以來,票據套利現象大幅減少。

“目前,不少銀行已將票據套利自查變成一項常態化監管措施。”他透露。3月以來他所在的城商行內部就經歷了多次票據套利自查,檢查內容主要包括兩大層面:

一是通過查看票面背書,結合貼現頻率、資金流向等數據,對疑似票據中介進行排查,以遏制票據中介利用直貼自營業務開展票據套利;二是通過查看企業財務報表數據、企業貼現量與銷售收入匹配性是否異常,確認企業當前票據貼現額是否具備真實貿易背景。

“一旦發現企業或票據中介依然參與票據套利,銀行就會迅速採取嚴厲措施,包括暫停企業票據貼現業務,直到其票據貼現量回落至企業真實貿易額以內;或者直接叫停票據中介合作。” 上述城商行票據業務負責人表示。

在他看來,這令3月票據貼現額不再“脫實入虛”,而是實實在在地流向實體經濟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事實上,我們內部也發現,很多小微企業因2月春節因素被延後的融資需求基本在3月份通過票據融資得到解決。”他指出。但他也注意到,儘管春節後小微企業票據融資需求趨於旺盛(主要原因是票據融資利率低於銀行信貸等),但3月份票據開票量增速受到限制,某種程度壓縮了小微企業票據融資業務量。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銀行加大票據套利業務的排查力度,導致銀行開票量增速在3月上中旬有所放緩,帶來票源不足等問題,影響了當月票據貼現與成交量進一步上漲;另一方面,3月上旬資金面相對寬鬆令票據市場收票意願上升(多是年內到期的票據),導致長期票據利率上漲較快,吸引銀行等機構加大配置長期承兌匯票博取相對高收益的力度,也加劇了票源不足狀況。

“所幸一季度末企業支付結算需求上升,令3月下旬開票量重新回升,加之多家銀行加大票據直貼業務增加小微企業信貸投放額,解決了部分小微企業票據融資問題。”上述城商行票據業務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但多位票據業內人士指出,整個3月票據日均貼現額爲548億元,環比1-2月票據套利火熱期下降了242億元,某種程度也反映了監管部門遏制票據套利現象發酵的意圖。具體而言,3月份央行通過減少公開市場操作引導資金利率中樞上升,從而進一步壓縮票據市場與結構性存款產品之間的利差,令票據套利行爲進一步無利可圖,從而推動票據貼現資金“脫虛入實”,服務實體經濟與小微企業。

加大供應鏈放貸規模

儘管3月票據貼現額同比大增42%,很大程度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但多位銀行信貸部門人士直言,要解決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路途漫漫。

“現在風控部門對小微貸款申請審覈依然較嚴。”一家城商行信貸部門人士向記者透露。究其原因,風控部門擔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會令不少傳統制造貿易行業經營壓力增加,企業信貸壞賬幾率隨之水漲船高,因此風控措施偏嚴。

與此同時,隨着股市持續火熱,風控部門還擔心部分小微企業將信貸資金用於炒股獲利。

“因此今年以來我們內部對小微企業放貸策略做了調整,加大了保理與供應鏈金融業務放貸規模。”前述城商行信貸部門人士向記者表示。

但他發現,現在很多產業上下游企業的付款賬期被拉長,銀行風控部門依然不改“吹毛求疵”的信貸審覈風格,尤其是當他們通過盡職調查發現產業鏈上下游核心企業負債率較高時,收緊了相應的供應鏈金融放貸申請,並要求產業鏈上下游各家企業負責人需拿出個人房地產進行抵押增信,才能放款。

在他看來,要有效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目前最需要採取的政策措施是,(對小微企業)扶持與減稅降費相結合的積極財政政策,讓企業經營利潤得到明顯回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