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繆小平教授團隊在Cancer Research發文揭示中國人羣結直腸癌易感位點

  新聞網訊(通訊員 常江)7月19日,國際腫瘤學經典期刊Cancer Research在線發表了公衛學院繆小平教授課題組的研究論文“A rare missense variant in TCF7L2 associate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risk by interacting with a GWAS-identified regulatory variant in the MYC enhancer”。繆小平教授爲該論文的通訊作者,該學院的常江副教授,田劍波博士生、楊洋博士生、鍾榮副教授和李嬌元博士爲並列第一作者。該論文揭示了一個與癌基因MYC具有交互交互作用的低頻易感位點,爲我國結直腸癌的個體化防治提供了新的線索和依據。


  結直腸癌是我國第三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在近年來仍呈現升高趨勢,是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的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雖然近年來,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的手段,研究者已經發現了超過20箇中國人羣結直腸癌的易感位點。然而,這些位點均爲常見變異,位於基因調控區。對於位於外顯子區的低頻結直腸癌易感位點,還未有系統深入的研究。


  在本研究中,繆小平課題組通過對7301例結直腸癌病例和10122例正常對照的大規模關聯研究,首次發現TCF7L2外顯子區的低頻變異rs138649767與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關聯,其OR值顯著高於以往GWAS發現的常見變異,達到2.08(95% CI: 1.69-2.57, P = 5.66×10-12)。繆小平教授隨後對這一位點的功能開展了深入研究。根據以往研究報道,轉錄因子TCF7L2可以與染色體8q24區域的一個增強子結合,調控癌基因MYC的表達。本研究進一步發現,TCF7L2外顯子區的低頻變異rs138649767,影響了TCF7L2與8q24的增強子區域結合,並與該區域內另一個易感位點rs6983267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響了癌基因MYC的表達和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人羣研究也發現,這兩個易感位點之間呈現顯著的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交互作用P = 0.0002),與攜帶保護基因型的個體相比,同時攜帶兩個風險基因型的個體,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升高至5.11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