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就在昨日(11月18日)晚間,*ST德豪的參股公司——照明領域龍頭雷士照明公告稱,向KKR出售中國業務大部分權益(目標公司70%股權)的非常重大出售事項獲得了股東大會通過。除本次甩賣兩家子公司外,就在昨日(11月18日),*ST德豪公告稱,參股公司雷士照明出售中國業務大部分權益(目標公司70%股權)的非常重大出售事項,以及宣派特別股息事項已獲得股東大會通過。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11月19日)晚間,*ST德豪連發兩個出售子公司股權的公告。*ST德豪公告稱,爲了盤活公司的存量資產,緩解公司資金壓力,降低財務風險,擬以約2.47億元出售子公司威斯達電器(中山)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威斯達)100%股權,以4.9億元出售子公司廣東德豪潤達照明電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豪照明)100%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德豪照明承接*ST德豪LED國內照明大部分業務,其接盤方則是全球領先的投資公司KKR&Co.(以下簡稱KKR)下屬公司。而就在昨日(11月18日)晚間,*ST德豪的參股公司——照明領域龍頭雷士照明公告稱,向KKR出售中國業務大部分權益(目標公司70%股權)的非常重大出售事項獲得了股東大會通過。

顯然,對於已經虧損兩年的*ST德豪而言,上述資產出售或將成爲其保殼的重要手段。*ST德豪全力“保殼”

公告顯示,出售中山威斯達100%股權將給*ST德豪帶來約1.5億元(稅前)的收益,而出售德豪照明100%股權也可爲*ST德豪帶來4.4億元(稅前)的收益。有*ST德豪管理層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出售子公司股權主要是爲了盤活公司存量資產,緩解公司資金壓力。公司目前各項經營穩定,融資能力已經大幅減輕。”

除本次甩賣兩家子公司外,就在昨日(11月18日),*ST德豪公告稱,參股公司雷士照明出售中國業務大部分權益(目標公司70%股權)的非常重大出售事項,以及宣派特別股息事項已獲得股東大會通過。雷士照明將向全體股東派發特別股息每股0.9港元。這筆收益對於急需“保殼”的*ST德豪來說尤爲重要。

事實上,*ST德豪和雷士照明均由王冬雷實際控制。財務數據顯示,2017~2018年,*ST德豪連續兩年虧損,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依舊虧損1.8億元。王冬雷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就透露:“今年所有管理層和股東的目標,就是摘帽。”

公告顯示,截至今日(11月19日),*ST德豪持有雷士照明約8.7億股,佔其總股本的20.59%。按照*ST德豪目前的持股數,預計*ST德豪將獲得約7.83億港元的現金分紅,將有助於改善*ST德豪的現金流情況。

對於上述事項,深交所也於今日(11月19日)午間向*ST德豪下發了關注函。深交所要求*ST德豪補充披露雷士照明派發特別股息事項對*ST德豪2019年主要財務數據的影響,以及*ST德豪對上述事項的會計處理。

此外,*ST德豪2019年半年報顯示,*ST德豪對雷士照明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爲15.36億元。但截至11月18日,雷士照明收盤價1.17港元/股。*ST德豪持有雷士照明股權公允價值約10.21億港元,與*ST德豪對雷士照明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存在重大差異。深交所要求*ST德豪覈查並說明相關長期股權投資是否存在投資減值風險。KKR接連“吞下”照明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受讓德豪照明100%股權的Dragon公司,其股東爲Lighting Holdings II,而Lighting Holdings II是一家在新加坡註冊成立的私人有限公司,並由KKR Asian Fund III L.P.間接控制。公開資料顯示,KKR集團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一。

就在今年8月份,雷士照明還曾宣佈,擬向Lighting Holdings II的另一家全資子公司出售其中國業務大部分權益,交易總對價約55.6億元。此次KKR花費巨資收購雷士照明的中國業務大部分權益,引發業內人士熱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上述交易中涉及剝離的中國業務佔2018年雷士照明營收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二。如此核心的資產,雷士照明爲何會選擇出售呢?

事實上,KKR之所以看上雷士照明資產,或與一個A股上市計劃有關。雷士照明與KKR此前約定,雷士照明有權在交割日之後的第二年推薦A股上市計劃,若KKR在現有交易基礎上產生不低於18%的年化內部收益率(稅後),則KKR應批准計劃並提供配合。

根據此前雙方簽訂的協議,雷士照明出售的中國業務包括在中國內地市場生產、銷售及分銷商業照明產品及家居照明產品以及電子商務業務,這些出售業務將裝入雷士照明與KKR新成立的合資公司。收購完成後,KKR持有合資公司70%股權,雷士照明持有30%股權。

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此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雷士照明此前在港股的價格一直處於低迷狀態,市值長期只有二、三十億港元。做企業的目的是給股東回報,但是自己沒有辦法在港股市場解決業績增長與股價下跌之間的矛盾。現在有投資者願意用很好的價錢購買,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就選擇了出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