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朋友们查看大橙橙聊生活的早晨分享,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
闰土,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人物,但他其实并不是虚构出来的。
闰土的真名叫“章闰水”,是鲁迅儿时关系非常要好的玩伴。
章家世代以农为生,章闰水的父亲章福庆是一位竹匠,母亲是鲁迅的保姆也是“奶妈”。可以说,周家和章家的关系是当时绍兴地区非常流行的“主仆关系”,也就是乡下来的农民给当地的大户打工。
农忙的时候,章父会在乡间种种地给人做“忙月”(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鲁迅(周家)家里过年或必要时便会请他来做帮工。章福庆作为一家之主以此来补贴家用,勉强维持着一家大小捉襟见肘的生活。
章福庆在周家做忙月时,常常把儿子章闰水也捎上。章闰水和鲁迅年纪相仿,一来二往,很快便成了好朋友。
小时候的闰土质朴老实,戴银圈、捏钢叉,刺猹时手起叉落,干净利索,尽管那猹从他胯下溜走,少年闰土的青春、阳光形象却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候的他常常给城里小孩鲁迅讲述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不仅给他开拓了眼界,更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个情同手足的小孩便共同度过了快乐无忧的乡村童年时光。
少年时代的鲁迅经过20年后重回故乡绍兴,也再次见到了当年的好友闰土。可是,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按照鲁迅《故乡》中对中年闰土的描述,他戴着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了一件极薄的棉衣,冻得浑身哆嗦。透过这薄薄的衣服,不难看出中年的闰土身材发福,变胖了不少。双手像是松树皮般开裂,脸色灰黄,刻满满了沧桑深刻的皱纹。因为常年在海边种地、终日吹着海风,他的眼睛周围肿得通红。
岁月不仅在闰土的外表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更是逼着他成为了自己穷苦父亲的翻版。
这时的闰土,已经是6个孩子的爸爸了。
组建家庭后的闰土生活过得并不顺心。章家只有六亩薄沙地,收成时好时坏,经常亏本,一家人的粮食总是吃不够。
当时的社会也不安定。辛亥革命之后,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重重地压迫着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繁重的税收让他们越来越穷,很多地方没有明文规定,只能通过给钱办事。
而钱,恰恰是闰土一家最缺的东西。尽管闰土起早摸黑地干,还是养不活一家人。
1934年大旱,田里颗粒无收,催债的、收捐的又找上门来,无奈之下闰土只好把地卖了,成了一贫如洗的穷苦农民,只能靠租种土地和出外打工为生。
可以看出,闰土逃不过“人到中年不如狗”的命运咒语。
由于贫困和积劳成疾,闰土在50多岁时,后背长了一个恶疮。因为没钱医治,伤口化脓一直不能愈合,最后病情越来越严重,终于在57岁时结束了他艰苦的一生。
曾出现在鲁迅《故乡》中的闰土儿子水生排行老五,很早就因病去世。当时,水生的儿子章贵只有3岁。
后来,章贵家里发大水,庄稼被冲毁,让以农为生的家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无奈之下,章贵的母亲去城里当了保姆,哥哥则做了童工,妹妹也因病离世,章贵便在邻村当一名小长工。
章贵,曾经像他的父亲、爷爷一样,是一名贫苦的农民。可是随着时代变化,国家发展,他最终改变了自己以及后代的命运。
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之时,章贵已经是个16岁的青年了。因为小时候家里穷,错过了上学读书的机会,章贵很不甘心,于是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就去速成班上课。
1954年,他被政府调到鲁迅纪念馆工作。在工作以后,他才逐渐了解爷爷和鲁迅之间的故事和感情,因此写了几十万字关于研究鲁迅先生的文章,发表到了各大报纸杂志当中。
1982年,章贵被提升为鲁迅纪念馆副馆长,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改善,几位子女后来也当上了公务员。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和章贵一家的后代常有联系,交情甚好。
虽然他们一家人还是在为鲁迅家服务,然而两家的感情早已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可以描述,时代的变迁便是他们两家感情最好的见证者。
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非常感谢你们的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