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小朋友們查看大橙橙聊生活的早晨分享,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
閏土,是魯迅小說《故鄉》中的人物,但他其實並不是虛構出來的。
閏土的真名叫“章閏水”,是魯迅兒時關係非常要好的玩伴。
章家世代以農爲生,章閏水的父親章福慶是一位竹匠,母親是魯迅的保姆也是“奶媽”。可以說,周家和章家的關係是當時紹興地區非常流行的“主僕關係”,也就是鄉下來的農民給當地的大戶打工。
農忙的時候,章父會在鄉間種種地給人做“忙月”(只在過年過節以及收租時候來給一定的人家做工),魯迅(周家)家裏過年或必要時便會請他來做幫工。章福慶作爲一家之主以此來補貼家用,勉強維持着一家大小捉襟見肘的生活。
章福慶在周家做忙月時,常常把兒子章閏水也捎上。章閏水和魯迅年紀相仿,一來二往,很快便成了好朋友。
小時候的閏土質樸老實,戴銀圈、捏鋼叉,刺猹時手起叉落,乾淨利索,儘管那猹從他胯下溜走,少年閏土的青春、陽光形象卻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候的他常常給城裏小孩魯迅講述豐富多彩的鄉村生活,不僅給他開拓了眼界,更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兩個情同手足的小孩便共同度過了快樂無憂的鄉村童年時光。
少年時代的魯迅經過20年後重回故鄉紹興,也再次見到了當年的好友閏土。可是,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按照魯迅《故鄉》中對中年閏土的描述,他戴着一頂破氈帽,身上只穿了一件極薄的棉衣,凍得渾身哆嗦。透過這薄薄的衣服,不難看出中年的閏土身材發福,變胖了不少。雙手像是松樹皮般開裂,臉色灰黃,刻滿滿了滄桑深刻的皺紋。因爲常年在海邊種地、終日吹着海風,他的眼睛周圍腫得通紅。
歲月不僅在閏土的外表上刻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更是逼着他成爲了自己窮苦父親的翻版。
這時的閏土,已經是6個孩子的爸爸了。
組建家庭後的閏土生活過得並不順心。章家只有六畝薄沙地,收成時好時壞,經常虧本,一家人的糧食總是喫不夠。
當時的社會也不安定。辛亥革命之後,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統治重重地壓迫着廣大人民,特別是農民。繁重的稅收讓他們越來越窮,很多地方沒有明文規定,只能通過給錢辦事。
而錢,恰恰是閏土一家最缺的東西。儘管閏土起早摸黑地幹,還是養不活一家人。
1934年大旱,田裏顆粒無收,催債的、收捐的又找上門來,無奈之下閏土只好把地賣了,成了一貧如洗的窮苦農民,只能靠租種土地和出外打工爲生。
可以看出,閏土逃不過“人到中年不如狗”的命運咒語。
由於貧困和積勞成疾,閏土在50多歲時,後背長了一個惡瘡。因爲沒錢醫治,傷口化膿一直不能癒合,最後病情越來越嚴重,終於在57歲時結束了他艱苦的一生。
曾出現在魯迅《故鄉》中的閏土兒子水生排行老五,很早就因病去世。當時,水生的兒子章貴只有3歲。
後來,章貴家裏發大水,莊稼被沖毀,讓以農爲生的家庭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無奈之下,章貴的母親去城裏當了保姆,哥哥則做了童工,妹妹也因病離世,章貴便在鄰村當一名小長工。
章貴,曾經像他的父親、爺爺一樣,是一名貧苦的農民。可是隨着時代變化,國家發展,他最終改變了自己以及後代的命運。
1949年,在新中國成立之時,章貴已經是個16歲的青年了。因爲小時候家裏窮,錯過了上學讀書的機會,章貴很不甘心,於是白天在地裏幹活,晚上就去速成班上課。
1954年,他被政府調到魯迅紀念館工作。在工作以後,他才逐漸瞭解爺爺和魯迅之間的故事和感情,因此寫了幾十萬字關於研究魯迅先生的文章,發表到了各大報紙雜誌當中。
1982年,章貴被提升爲魯迅紀念館副館長,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改善,幾位子女後來也當上了公務員。魯迅的兒子周海嬰和章貴一家的後代常有聯繫,交情甚好。
雖然他們一家人還是在爲魯迅家服務,然而兩家的感情早已不是簡單的三言兩語可以描述,時代的變遷便是他們兩家感情最好的見證者。
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非常感謝你們的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