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文老人

老人收藏的钱币 生活报4月26日讯想见识一下不同国家的钱币都是什么样子吗?在哈尔滨九旬老兵李秀文家里,不用跨越千山万水,便可一睹100余个国家钱币的样式,甚至可以通过钱币旁边老人整理的“小贴士”,了解钱币上的人物、景观,增长知识。日前,记者听李秀文老人讲述了他的收藏故事,老人虽已是鲐背之年,却精神矍铄、才思敏捷,对自己收藏的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套系的钱币、纪念币数量、种类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A 18岁参军入党 转业后到省体育系统工作平时就喜欢“记点儿东西” 前几天刚过完90岁生日的李秀文老人,拍了一张英姿飒爽的照片,他一身戎装,胸前戴满了奖章和纪念章。原来,出生于巴彦的李秀文,18岁时就参军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随部队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并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959年才转业来到哈尔滨,一直在黑龙江省体育系统工作,直至1991年离休。 说起收藏钱币的经验,李老告诉记者,其实他年过半百才开始接触收藏,当时是个“老新手”,但因平时就喜欢记录、整理点儿东西,看到有知识性、年代感的文字就抄录下来,记在小本子上,积累得多了,熟识的人有疑问常常咨询他,比如“儿童公园是什么时候有的?”“龙塔哪年建的?”他总能准确作答,以前网络不发达时,家人朋友都说他像“百科全书”,这些倒是为日后搞收藏打下了基础。在单位,同事们的联系电话、生辰卒日,他也都有记录,一次,同事一时想不起自家电话,便问李秀文,他立马说出,把大家都逗笑了。在家里,三个孩子每人一本厚厚的影集,记录着他们各自的成长足迹,小女儿上小学时同学聚会的合影中,每个孩子的名字他都有标注,多年后有的同学的名字连女儿自己都忘了。他和家人、亲友的照片4000多张也都整理成册,共28本,并有目录。他还记了几本厚厚的“家庭记事”、“近代家族成员传略”等,家里何时买的冰箱、电视,家族后辈的升学情况、结婚日期等都收录其中。 B 54岁“入行” 从3枚纪念币到100余国钱币记录信息“查缺补漏” 李老向记者介绍,与钱币收藏结缘是从1984年开始的,那一年二儿子送了他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币”,铜镍合金材质,面额1元,一套共3枚。该套纪念币正面图案为国徽、礼花、天安门广场,背面图案分别为祖国万岁、民族大团结、开国大典。当时,他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开始收藏中国及外国的钱币和纪念币。如今,老人已收藏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钱币近5000张(枚),以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纪念币300余枚,缺什么套系、每个套系少哪个,他都通过细化表格等形式记录得一清二楚。 “我国的纪念币,从1984年到2019年发行的‘己亥猪贺岁纪念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泰山纪念币’,我一共收藏了115枚,这期间几乎没有落下的,应该非常全了。自建国以来我国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除了第一套,其余四套我都有全套的。分币、硬币就更多了,其中,人民币无号纸分币有500多种,我只差一种二分的就收集全了。”李老介绍起自己的藏品,了然于胸,语速很快。他说,每天都要翻看自己的“宝贝”,除了上面提到的,他还收藏了瑞士、巴西、秘鲁、埃及、波兰、阿根廷、索马里、布隆迪、委内瑞拉、洪都拉斯、吉尔吉斯斯坦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纸币和硬币,以及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纪念币。年代比较早的是美国的纪念币,1878年-1959年期间的共有35枚。非常漂亮又有纪念意义的要数我国2000年发行的千禧年纪念钞,采用的是塑料材质,正面的双龙图案非常有气势。这些钱币中比较特别的,有竖版的,有类似方形的,有像粮票似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C 36载搜集寻觅 隔三差五去收藏市场“淘宝”家人朋友外出也帮他带 “离休前那几年,我利用业余时间去哈尔滨的钱币收藏市场溜达,看到有自己喜欢的、需要的,就买下来。离休后,时间宽裕了,我更是经常光顾钱币收藏市场,很多‘宝贝’都是从那里淘来的,有的是买的,也有的是交换的。时间一长,经常去的人都认识了。”李秀文老人说,1993年前后,一次,他在收藏市场一位从吉林来的钱币收藏者那里,看到了几张自己缺少的、面值一分的无号纸分币,想买下来,对方要价每张30元,他一摸兜,身上没带够钱,于是找到自己常买其钱币的老张商量,借100元钱,把离休证押那儿,老张二话没说把钱借给了他,也没用他押证,解了“燃眉之急”,当时挺感动的,第二天就把钱还给了老张。为了搜集全套的人民币无号纸分币,有三年时间,李秀文每周都要去收藏市场“淘宝”,风雨无阻。后来年龄大了,隔三差五的,也要让小女儿开车送他去溜达一圈。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他就在家整理钱币资料,期待疫情早日结束。 除了去钱币收藏市场寻觅,离休后,李老还曾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了18个国家旅游。每次出国,除了浏览当地的风光,他总要带回一些外国的钱币和纪念币,为自己的“集币册”增添些新成员。知道老人的爱好,大儿子、二儿子、小女儿、亲朋好友出差、出国也都会去钱币收藏市场,帮他买些钱币、纪念币回来,孙子、孙女在国外留学时,也会帮爷爷淘来他喜欢的“宝贝”。就连大儿子的战友去沈阳出差,也在大帅府附近的钱币收藏市场帮老人买回了一些外国钱币。 D 边收藏边长知识 “外国纪念币上的文字找人翻译也要弄明白” 说到收藏钱币的心得,李老告诉记者,搞收藏不能太功利,当做一个业余爱好和学习过程就好,通过了解钱币文化,不仅能够充实生活,还能增长知识。 在收集到的钱币旁边,李老都做了标注,包括:钱币所属的国家,钱币上人物的名字、身份等,纪念币的名称、简介等。这些有的是老人自己查找的,也有的是让子女帮忙在网上搜索到的。对于外国钱币上的文字,他都会求助懂外语的人帮忙翻译。1993年,大儿子从俄罗斯给他买回了苏联俄罗斯流通纪念币共72枚,为了弄清楚每一枚纪念币的名称,他求助邻居认识的一位懂俄语的朋友,帮他进行了翻译,于是这些纪念币的旁边便有了“友谊地久天长”“加加林进入太空二十年”等标注。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李老说,他喜欢用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还经常编些顺口溜增强记忆,锻炼脑力。收藏钱币,更是需要经常根据寻找、整理出来的信息、数据“查缺补漏”,搜集得越全越好。也许,这就是老人90高龄仍神采奕奕、思路清晰的秘诀吧。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