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一夫一妻制,你留下吧”,被李宗仁嫌弃的原配,后来怎样了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建立在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大家族制度,维护着宗法一体的封建专制统治,并使为维护这一传统政治制度而衍生的封建婚姻制度长期存在。
在这种婚姻制度中,婚姻并不是男女当事人的事情,而仅仅是一种宗族延续的方式,即所谓“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所以“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夫死不嫁”,成为封建时代约定俗成的婚姻法则。
而民国军阀李宗仁和原配李秀文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旧式婚姻,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悲剧色彩。
聚少离多
1911年冬天,已经年满20岁的李宗仁,奉父母之命迎娶了广西临桂县的农家姑娘李秀文。
当时的李秀文十九岁,缠着一双小脚,坐着花轿嫁入李宗仁家。
而李宗仁少年老成,相貌堂堂,在广西陆军小学学习,还参加了同盟会,并准备婚后到陆军速成学堂深造。
对于嫁给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男子,李秀文自然是十分高兴的。
1913年从速成学堂毕业后,李宗仁到南宁将校讲习所任准尉见习官,后来又任滇军第四师排长,此后一路官运亨通。
李秀文与李宗仁聚少离多,一个人夜夜独守空房,难免有抱怨之言。
夫妻这样的长期分离,让李秀文内心不安,她决定随军。但是这种想法还没有提出来,儿子李幼邻就出生了。
儿子出生后,李秀文被安置在上海,随军的梦想破灭,此后她就在家带孩子。
李宗仁四处征战,有时候李秀文几年都看不到他的身影。
丈夫另结新欢
1924年,李宗仁在桂平迎娶了桂平女子师范学校的校花郭德洁。他告诉李秀文,自己娶妾,是为了外面的应酬,家中的一切还是以李秀文为主。眼见丈夫卧榻之上另有新人,李秀文心中的酸楚可想而知。
但她为人豁达,颇能理解丈夫的苦衷和心理,加上身边又有孝子幼邻相随,心中总有宽慰。
1939年春天,李宗仁的母亲刘太夫人病逝,在其葬礼上,李秀文和郭德洁不可避免地同时出现。
按照规矩,开堂祭奠时男女两列祭吊,而习惯了和李宗仁出入成双的郭德洁,偏要排在李秀文前面,和李宗仁同时磕头。
这一次,李秀文不能忍了,偏偏李宗仁还不表态,最后还是李宗仁的大哥李宗唐站了出来,让郭德洁加入男性祭吊行列,给足了李秀文面子。
“你留下吧”
1949年12月,李宗仁赴美,身边只带着郭德洁,临行前,李宗仁扔给原配李秀文一句话:“外国那里一夫一妻制,你就留下来吧!”。
此后,李秀文只身留在香港,和自己的儿子李幼邻也一别就是九年,此后又辗转到古巴居住。
1965年的春天,李宗仁特地过来看望她,李宗仁说:“秀文,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我本来想今后都在美国,见面的机会应该也有。可是,我过一段时间就要回国去。”听了他的话,李秀文一言不发。
1973年,李秀文也步李宗仁后尘回到中国,定居桂林。
1990年,李秀文百岁大寿,新华社发了一则消息为老人祝寿。
纵观李秀文的一生,从1891年到1992年,她活到102岁,可以福、寿、禄全,为世人羡慕。但她也饱尝了离别的痛苦,真正幸福快乐的日子还是她的晚年,在政府的关怀下,以及侄儿一家的照顾,使她回归祖国后,度过了比较幸福的晚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