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个人的婚姻生活并没有多长时间,后来李宗仁和郭德洁生活在一起,而李秀文和儿子李幼邻一起居住。李宗仁给发妻李秀文解释,他在外南征北战不能没有人照顾,经朋友说合,才纳了郭德洁为妾,郭德洁是念过书的女人,知道礼节,不会慢待她。

世人都知道李宗仁的夫人是郭德洁,其实不是,李宗仁的夫人是他的结发妻李秀文,在李宗仁娶郭德洁时,李秀文还健在,在郭德洁病逝时,李秀文仍然健在,在李宗仁娶小娇妻胡友松时,李秀文已经是一位长寿老人。李秀文一直活到102岁,李宗仁和郭德洁都没有她寿命长。
李宗仁和李秀文是包办婚姻,媒人说合的。他们是同村人,都是桂林市村头村人。李秀文童年时生了一场大病,所有人都认为她活不过来了,谁知道她竟好了起来,所以村里传说她命贵,后来算命的也算出她是个大贵之命。
可是李秀文嫁给李宗仁时,李宗仁只是一个普通当兵的。婚后夫妻和睦,还生了一个儿子李幼邻。李宗仁在外南征北战,李秀文在家里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十分贤惠。
李秀文是个村姑,相貌普通,也没啥文化,她的名字还是李宗仁给起的。正在事业奋斗期的人不需要妻子是美女,也不需要妻子是才女,只需要妻子贤惠就够了。李秀文的确是个贤妻,勤劳朴实,她还会干农活呢。
李秀文自己说,我自到夫家,不论农活家务,都勤力操作,从不计较辛苦,不与人口舌,也不在背后讲人的是非,所以我深得公婆喜爱。
后来李宗仁当了官,就把妻子李秀文和儿子李幼邻接到城市的家里,李秀文由农妇成为官太太,可是她却发现,家里多了一个女人,一个年轻美貌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郭德洁。
(郭德洁原名儒仙,是李宗仁给她改名德洁。李宗仁有给妻妾起名字的爱好。)
李宗仁给发妻李秀文解释,他在外南征北战不能没有人照顾,经朋友说合,才纳了郭德洁为妾,郭德洁是念过书的女人,知道礼节,不会慢待她。
李秀文只能接受这一切。郭德洁的确对她很恭敬,初次见面,李秀文坐着吃饭,郭德洁只能站在一边。李秀文也很友好,让郭德洁坐下吃饭。
郭德洁的确是朋友说合,但也是李宗仁自己看中的。郭德洁是个木匠的女儿,木匠很有眼光,让女儿读书,郭德洁相貌漂亮,成为中学的校花,所以李宗仁见她一见钟情,朋友就撮合,于是李宗仁就娶了郭德洁当二房。
开始的时候,李秀文和郭德洁相处得很好,两个人还一起外出。后来郭德洁就不愿意和李秀文一起出去了,据李秀文在她的自传里说,这不怨郭德洁,是外人挑唆。
(李秀文的自传是自己口述,由旁人来写。)
郭德洁没有生育,她很喜欢李秀文的儿子李幼邻,她让李幼邻叫她妈妈,李幼邻就是不叫,这让李秀文很是欣慰。后来郭德洁收养了一个儿子,算是李宗仁的二儿子,这是后话了。
因为郭德洁上过学,有文化,跟李宗仁出来应酬的都是郭德洁,而李秀文在家里照顾家务。
当时很多时髦的官太太背后说李秀文:“一个乡下婆子,要不是生了儿子,早就被抛弃了。”这话传到李秀文耳朵里,李秀文并没有生气。
三个人的婚姻生活并没有多长时间,后来李宗仁和郭德洁生活在一起,而李秀文和儿子李幼邻一起居住。
李秀文在自传里说,我三十多岁就没有了婚姻的乐趣,幸亏有儿子陪伴了一生。
后来很多人都以为郭德洁是李宗仁的夫人,可是李宗仁的朋友却知道真正的夫人是李秀文,有一次白崇禧家办丧事,李秀文和郭德洁都送去挽联,白家把李秀文送的挽联挂了起来,而把郭德洁送的挽联收了起来,郭德洁很是生气,质问白家人,白家人很是为难,李秀文却宽容的对白家人说,无所谓的,她要是闹,挂她的就行。
这个情节在李秀文的自传《我与李宗仁》里写得很清楚。
在李宗仁当总统时,郭德洁已经俨然如正室夫人一般,周围的人都当她是总统夫人,而不知道李秀文是谁。
后来李秀文和儿子李幼邻来到美国生活,李幼邻很是孝顺。后来李秀文回国定居桂林,安享晚年,由侄媳妇照顾。
这就是李秀文的一生,她的婚姻并不能算是幸福,但是她有一个好儿子,她也算有福有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