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許多人的愛情是相知相守,但也有一些人的愛情是默默銘記,田漢與安娥便是如此。田漢,南國社的創始人,也是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創作者,這樣一位在歷史中熠熠發光的男人,卻在遇見安娥後將真心與靈魂全部奉上。

兩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暮暮朝朝。許多人的愛情是相知相守,但也有一些人的愛情是默默銘記,田漢與安娥便是如此。
田漢,南國社的創始人,也是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創作者,這樣一位在歷史中熠熠發光的男人,卻在遇見安娥後將真心與靈魂全部奉上。
南國社
而安娥也不曾辜負田漢的愛慕,留俄歸來,滿腹才情,還有着當時女性少有的獨立與膽量。曾幾何時,他們二人徹夜交談,又小心翼翼地傾訴愛慕。
曾幾何時,安娥又因三角戀愛的風波決然離去。他們的愛情帶着戰爭年代獨有的英雄主義和浪漫色彩,又在二人的晚年劃上了圓滿的結束語。
留俄歸來,初遇田漢
1925年,妻子易漱瑜在田漢懷中去世。痛失愛妻的他常常感慨“人生的春天只有一次”,四年後,田漢已經成立了在上海極有名氣的“南國社”,他所創作的舞臺劇演出時也總是座無虛席,被無數學生追捧。
在短短的四年時間裏,田漢的人生完成了“情場失意,職場得意”的逆風翻盤,但無論從哪方面看,田漢的人生都少了一份愛情的加持。
安娥便在這個時候出現了。那一天,她風姿綽約地走進了南國社,走到了田漢面前,向他伸出手,落落大方,又帶着美人的風情萬種:“田漢先生果然是戲如其人。”
寥寥數語,便是這段數十年愛情的開始。此時的安娥有着一張大學生清秀的臉龐,但中共黨員的身份又讓她周身的氣質裏多了一份英氣。
田漢對安娥的印象極好,尤其在交談後,發現這位貌美女子竟還創作了長篇小說《莫斯科》。這使得田漢大喫一驚,對安娥的印象也越發正面。
他對安娥的作品不加吝嗇的誇獎,完全被她的才情與氣度所征服。但田漢怎麼也沒想到,安娥的到來卻是有預謀的。
田漢與南國社在上海的影響力極大,所以田漢也是各方勢力爭相爭取的對象。而安娥是肩負着黨的使命來到了田漢的身邊,根據黨的指示爭取田漢,並擔任了田漢與黨之間的聯繫人。
朝夕相處,暗生情愫
在與田漢相識之後,肩負着爭取田漢這一使命的安娥便常常與其見面。安娥積極主動地參與田漢所組織的各項文藝活動,甚至還爲刊物寫小品文。
安娥細緻入微的描寫與洞察力和卓越的文筆與才情一次次令田漢驚歎欣喜,也讓安娥在田漢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頻繁見面與交流也使得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溫,同樣帶着藝術色彩的靈魂的不斷碰撞交流,二人的思想也在不斷地有交融與悸動。
田漢被安娥的思想所影響,在潛移默化裏接受了左翼思潮,還發表了著名的《我們的自己批判》。這一作品的發表代表着田漢的風格由嚮往自由、浪漫到更加關注社會問題的方向。
但其思想的轉變也引起了多方注意。在田漢改編的《卡門》演出後,作品中所蘊含的對於人民革命的巨大熱情引起了反動當局的不滿,這一作品也成爲南國社被查封的導火索。
田漢隱居後,安娥依舊常常到他的住處看望。田漢的思想受到安娥的影響,安娥也在田漢的影響下打開了戲劇的靈感大門。
思想上的相知相守和相互交融使得二人的感情也越發深厚。終於在一個雨夜,安娥與田漢在即將離別時互訴衷腸,明白了對方的心意。而那個在喪妻後感嘆“人生只有一個春天”的男人,終於迎來了愛情的第二個春天。
戀愛風波,晚年終相守
二人甜蜜的同居生活在田漢的未婚妻林唯中到來後便戛然而止,林唯中曾出資資助田漢創辦學院,也是這份雪中送炭的情誼感動了田漢,使他做出了等林唯中留洋歸來便結婚的承諾。
但生活總像一襲華美的旗袍,上面爬滿了蝨子。田漢與林唯中的感情與思想上總是不能同步,這樣的發現也讓田漢十分失望。
儘管此時安娥已經懷孕,但面對逼婚的林唯中,她依舊還是將熱情投入到革命事業中,與田漢成爲戰友,卻不再有感情上的糾葛。
甚至連剛出生的孩子也不遠萬里送回母親身邊。後來安娥接受了任光的求婚,林唯中也如願以償留在了田漢的身邊,看似斬斷前緣的二人,卻又在武漢相遇了。
在武漢,田漢組建劇團,安娥貢獻作品,二人共同創造出了許多流傳甚廣的作品。在此之前,安娥早已與任光和平分手,田漢面臨着林唯中的不斷糾纏也不勝其煩,最後以高昂的贍養費來結束了這段並不體面的關係。
最終二人還是回到了單身的時候,兜兜轉轉二十年,這對愛的艱難的二人終於在晚年走到了一起。
1956年,安娥突然中風,田漢依舊深情陪伴,爲她讀報和文件,即使在出差時,也怕愛人孤獨,儘可能帶着安娥在身邊。
儘管安娥在病中,但她卻在田漢的悉心照料下過的異常幸福。“文革”時,田漢入獄,安娥一直努力生活,期望等到田漢出獄的日子。直到1968年12月,田漢含冤而死,直到七年後才傳到安娥耳中,而安娥也在知道這一噩耗後緊隨着他離開了人世。
終於,這對相愛了幾十年的愛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爲這段愛情畫上了句號。
安娥是獨立的,她並沒有因爲自己懷孕而拼命與林唯中爭取田漢,甚至她說出了“我不要家,不要丈夫”這樣大義凜然的話,繼而轉身投入到人民革命的事業中去。
安娥也是癡情的,一見田漢誤終身,她把一腔愛意全留給了田漢,最終也等到了與他相守的日子。安娥是滿腹才情的,她的作品和文采,打動了田漢和任光,她的作品也廣爲流傳。
每一面的安娥都散發着魅力和光彩,她不依附於婚姻和男人,卻用人格魅力得到了田漢整個靈魂。她爲家國大義奔走呼告,田漢也在她的影響下也出了如今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這樣的一個女子,任誰又不會心動呢?安娥與田漢因此彼此而填補了生命的空虛,安娥也因爲崇高的信仰而有了生命的意義。爲了信仰義無反顧,爲了愛情癡心不改,這便是安娥的一生。
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非常感謝你們的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