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這個當口上,一流製作人湯姆·威爾遜(鮑勃·迪倫、西蒙和加芬克爾都曾經他手)把亨德里克斯介紹給了一位來自中西部的年輕錄音師加里·凱勒倫(Gary Kellgren),威爾遜和他一起錄製了地下絲絨樂隊的《白光/白熱》等等。(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加里·凱格倫在“唱片工廠”,1968)。

亨德里克斯的夢工廠:夢工廠的孵化

世界上偉大的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在紐約遇到了他的知音調音師加里·凱格倫(Gary Kellgren)。他們的合作催生了出了搖滾圈最具傳奇色彩的工作室之一:唱片工廠。亨德里克斯愛極了這個斥巨資建成的夢工廠。

在這裏,掌控了大權的他解散了“經驗“樂隊並組建了吉卜賽人樂隊。陷入瘋魔的他沒日沒夜地彩排和錄製。在極致的努力下製作出了他最偉大的專輯之一:《電子女兒國》(Electric Ladyland)

這篇文章將帶領我們探究亨德里克斯和唱片工廠的複雜關係。是什麼促使亨德里克斯和加里·凱格倫建造了這個夢工廠呢?

文:海倫

編:金寶

亨德里克斯的夢工廠:夢工廠的孵化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加里·凱格倫在“唱片工廠”,1968)

知音相遇

67的冬天,吉米·亨德里克斯在尋找一家錄音棚。他的第二張專輯《Axis: Bold as Love》剛成爲最受歡迎的電臺專輯。這會兒他帶着滿滿一箱子在倫敦錄製的磁帶回到紐約,準備重新制作這張專輯。

華納(重奏)唱片已經爲他的下一張專輯(也就是《電子女兒國》支付了費用,並且給了他充足的預算來租用錄音棚。但正如艾爾·庫伯(Al Kooper)回憶的那樣,“‘那時候紐約根本沒有空錄音棚,你要想長期錄音就得擁有這個地方。’”

亨德里克斯的夢工廠:夢工廠的孵化

打從倫敦回來以後,亨德里克斯一直在想念他最喜歡的英國錄音師。“當你和一個倫敦錄音師在一起時,你是真的在和一個人相處,”這個吉他手在他的回憶錄《從零開始》中寫道。

在這個當口上,一流製作人湯姆·威爾遜(鮑勃·迪倫、西蒙和加芬克爾都曾經他手)把亨德里克斯介紹給了一位來自中西部的年輕錄音師加里·凱勒倫(Gary Kellgren),威爾遜和他一起錄製了地下絲絨樂隊的《白光/白熱》等等。埃裏克·伯頓(Eric Burdon)的反戰歌曲《天空飛行員》中迷幻的“斷句”音效也是凱格倫的傑作

亨德里克斯的夢工廠:夢工廠的孵化

1967年的整個夏天亨德里克斯都和凱格倫一起泡在錄音室裏。亨德里克斯還總喝着草莓奶昔即興演奏《星條旗永不落》。這是亨德里克斯第一次使用Ampex 8軌錄音機,他喜歡他們一起錄製《午夜之燈燃燒》時搞出的低沉的音色。

但最重要的是他喜歡凱勒倫這個人。亨德里克斯檔案學家約翰·麥克德莫特說,“(亨德里克斯)在錄音棚裏經常會被當成屎一樣對待。加里的成功來自於他能夠真實地與這個藝術家交流。他把亨德里克斯當人看“。

“亨德里克斯喜歡蓋瑞,他們在調音臺後並駕齊驅。”克里斯·斯通(Chris Stone)補充道,他後來與凱格倫共同創建了“唱片工廠”。1967年8月,《燃燒》在英國發行時未能進入排行榜,但第二年春天,亨德里克斯仍然聘請凱格倫來製作他的下一張專輯。現在他們只需要找到一個地方錄音就好了。

初現雛形

由於紐約缺少多音軌室,凱格倫告訴亨德里克斯他想自己建一個。一個更像客廳而不是那個時代流行的實驗室式的工作室。亨德里克斯也並不想要一個典型的錄音棚,他想要一個可以錄音的夜總會,一個像西46街上那家名叫“現場”的店那樣的地方。在那裏,他經常和吉姆·莫里森和埃裏克·克萊普頓無拘無束地大聲演奏,直到深夜。

亨德里克斯的夢工廠:夢工廠的孵化

(埃裏克·克萊普頓)


凱勒倫需要10萬美元來建造亨德里克斯的夢想工作室。與露華龍銷售主管斯通的一次偶然相遇帶來了這些資金。之前投資過音樂劇“頭髮”的一個來自韋斯特切斯特的富有寡婦安奇•雷夫森投資了這個工作室。

該協議開啓了凱格倫和斯通之間爲期10年的合作關係,湯姆·威爾遜因引入亨德里克斯而也分得了一杯羹。“凱格倫給亨德里克斯建的不是工作室,”斯通解釋說,“而是一個家。”

正式開業

凱勒倫在與盧·裏德(Lou Reed)在安迪·沃霍爾的“工廠”裏派對以後深受這個名字的啓發。這樣,在1968年的冬天,第一家“唱片工廠” 落成在了在西321街,就在“現場”的斜對角。

從一開始,它就與衆不同。“我走進去,裏面全是軟包牆面和光怪陸離的顏色,”製片人埃德·弗里曼回憶說,他和唐·麥克林在那裏拍攝了《美國派》。“這個地方充斥着毒品,很多都是我當時在服用的。一切都很時髦。”

亨德里克斯的夢工廠:夢工廠的孵化

一個年輕的唱片工廠工程師託德•朗格倫在那裏利用業餘時間製作了他的首張唱片《Runt》,他回憶道:“那裏有定製的揚聲器、定製的控制檯,一切都是嶄新的。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想進去體驗一下。”

這個工作室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些設備。亨德里克斯十分喜愛新的史高麗12軌磁帶機,它似乎有無限的聲音層次。工作室的核心---一個定製的控制檯使亨德里克斯可以無休止地擺弄他的混音。

亨德里克斯的夢工廠:夢工廠的孵化

1968年3月19日,當亨德里克斯出城巡演時“唱片公司“正式開業了。喬治·哈里森本來要出席開業派對,但真正到場的名人只有身穿尼赫魯夾克的喬治·漢密爾頓(George Hamilton)。在1968年4月18日 “唱片工廠”迎來了它的第一次錄音,凱爾格倫坐在調音臺後面,艾爾·庫伯則負責鍵盤和吉他,他們演唱了歌曲《漫長炎熱的夏夜》。

全身心投入

亨德里克斯愛極了這個新工作室。有了凱格倫的支持,他再也不需要一個指揮他該做什麼、何時停止的製片人了。不到一個月,亨德里克斯樂隊的製作人查斯·錢德勒就被炒了魷魚。“經驗“樂隊也很快被吉卜賽人樂隊取代。

那間放滿新玩具的又大又吵的控制室很可能就是這一切的導火線。錢德勒和其他經驗樂隊的成員想要錄製一張新唱片,亨德里克斯則只想讓控制室裏擠滿客人,並同時無休止地重新創作本在第一次錄製時就完美完成的歌曲。

亨德里克斯的夢工廠:夢工廠的孵化

掌控大權給予了亨德里克斯無限的靈感,他開始花甚至更多的時間在工作室裏。凱格倫和斯通聘請了他的前英國調音師埃迪•克萊默(Eddie Kramer)來跟進他的工作量,並幫助引入英國樂隊。

克萊默回憶說:“這是一個混合了音樂天賦、瘋狂和緊張工作的熔爐。”“我想我們從來沒有睡過覺。工作一般開始於七或八點鐘,然後通宵持續到早上七,八點。我們會搖搖晃晃地走到第八大道,喫點早餐,回家睡幾個小時,然後回來再繼續。”

亨德里克斯的夢工廠:夢工廠的孵化

1968年5月初“巫毒智利”的錄製定義了亨德里克斯的新錄製風格:他整晚都在“唱片工廠”和 “現場”之間來回奔波。那時交通樂隊正在“現場”進行他們的第一次北美巡演。

經驗樂隊的鼓手米奇·米切爾(Mitch Mitchell)、交通樂隊的史蒂維·溫伍德(Stevie Winwood)和傑弗遜飛船的傑克·卡薩迪(Jack Casady)圍繞着亨德里克斯進行即興創作。與此同時,參加派對的人們的吵鬧聲也被錄進了帶子裏。

亨德里克斯的夢工廠:夢工廠的孵化

亨德里克斯說:“我們(樂隊)想找個地方即興演奏,所以就去了錄音室……並帶上了我們的朋友。” 這與“經驗”樂隊的貝斯手諾埃爾•雷丁(Noel Redding)對樂隊產生分歧的回憶不同: “人多到我甚至不能動彈,這是一場派對,根本不是真正的錄製。我對吉米生了氣, 並叫他把所有的人都趕出去。我大發了一頓火,然後摔門而出。”

亨德里克斯如何在騷亂中錄製出電子女兒國,錄製完成後他和唱片工廠的關係又如何呢?請期待下篇。

亨德里克斯的夢工廠:夢工廠的孵化


亨德里克斯的夢工廠:夢工廠的孵化


亨德里克斯的夢工廠:夢工廠的孵化

亨德里克斯的夢工廠:夢工廠的孵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