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四任侍從室主任賀耀祖,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湘軍出身,曾主動釋放被關押的紅軍戰士,協助蘇聯飛機爲延安運送藥品等,1949年8月,與龍雲、劉斐等人聯合發佈起義通電,氣得蔣介石派人要暗殺他。因是浙江人,又和蔣介石是保定軍校校友,所以備受青睞,和錢大鈞一樣,先後兩次出任侍從室主任,抗戰時以參謀長之職率遠征軍入緬會同英、美軍聯合對日作戰。

蔣介石侍從室,又稱委員長侍從室,最早成立於1933年,起初只是一批蔣介石隨身攜帶的參謀、祕書與譯電人員,以處理各類文件,安排日程爲任務,1936年被正式改組爲侍從室。後來權力逐漸擴大,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成爲蔣介石身邊最重要的幕僚組織,其地位堪比清朝之軍機處,甚至已經有了一絲明朝內閣的影子。

侍從室位高權重,其主任人選自然是慎之又慎,一是要蔣介石的絕對信任,二是要才能過人,即所謂的又是忠臣,還要是能臣。
從1933年成立,到1945年11月被撤銷,侍從室主任一共有五人七任(有人當過兩次),他們分別是錢大鈞(1936年1月一1938年3月、1944年12月一1945年8月)、林蔚(1938 年4 月一1939 年3 月、1942年9月一1944年11月)、張治中(1939年4月一1940年4月)、賀耀祖(1940年4月一1942年9月),以及商震(1945年9月一1945年11月)。

侍從室主任一般兼任第一處主任,除了總攬全局外,還負責軍事、情報業務,其權力之大,可參與軍事、外交、人事等任何事物的審定與意見,甚至可以決定何種情報上呈給蔣介石,以及左右他對人事的陟升罷黜。
舉一個例子,就可一窺侍從室的地位高到何種地步。軍統在民國時期已經夠牛的了,座下特工數萬名,情報站遍佈全國及海外,甚至還有自己的軍隊,但它的老闆,被譽爲“蔣介石佩劍”的戴笠,也只是軍統局的副局長,從未當過正局長。歷任軍統正局長都是由侍從室主任兼任,所以在名義上,軍統也只是侍從室的下屬單位。

蔣介石經過千挑萬選的五位侍從室主任,後來的人生結局卻有些讓人意外,其中有三人去世後都被葬進了八寶山公墓。
第一任侍從室主任錢大鈞,是保定軍校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雙料畢業生,還曾任黃埔軍校總教官。抗戰期間,錢大鈞因調航空委員會主任而從侍從室離職,指揮空軍對日作戰,曾派戰機遠航到日本福岡、長崎投放“紙炸彈”,以激勵士氣。1944年再次出任侍從室主任,1982年7月21日,錢大鈞因肝癌在臺北去世,終年九十歲。

第二任侍從室主任林蔚,畢業於保定軍校,參謀出身。因是浙江人,又和蔣介石是保定軍校校友,所以備受青睞,和錢大鈞一樣,先後兩次出任侍從室主任,抗戰時以參謀長之職率遠征軍入緬會同英、美軍聯合對日作戰。1955年病逝於臺灣省。
第三任侍從室主任張治中,保定軍校三期生,黃埔軍校軍官團團長。1932年淞滬抗戰時,率第五軍參戰,予日軍以沉重打擊。抗戰時任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兼左翼軍總司令,參加了淞滬會戰、長沙會戰,因文夕大火被撤職,之後不久赴重慶接任侍從室主任。1969年,張治中將軍在北京逝世,享年79歲,被葬入八寶山公墓。

第四任侍從室主任賀耀祖,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湘軍出身,曾主動釋放被關押的紅軍戰士,協助蘇聯飛機爲延安運送藥品等,1949年8月,與龍雲、劉斐等人聯合發佈起義通電,氣得蔣介石派人要暗殺他。1961年7月,賀耀祖病逝於北京,享年73歲,其骨灰被安葬於八寶山公墓。
第五任侍從室主任商震,保定人,保定軍校畢業。抗日戰爭爆發後,歷任第十二集團軍總司令兼三十二軍軍長、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第六戰區司令長官等,1944年赴華盛頓,參加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參與起草《聯合國憲章》。抗戰勝利後,商震任駐日軍事代表團團長,力主廢除日本天皇。1949年卸任後定居日本,1978年5月在東京病逝,享年90歲,其骨灰被迎回國內,葬於八寶山公墓。

抗戰勝利後不久,侍從室被撤銷,改組爲參軍處警衛室、文官處、警衛總隊等機構。從此,權傾一時的侍從室徹底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