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四任侍从室主任贺耀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湘军出身,曾主动释放被关押的红军战士,协助苏联飞机为延安运送药品等,1949年8月,与龙云、刘斐等人联合发布起义通电,气得蒋介石派人要暗杀他。因是浙江人,又和蒋介石是保定军校校友,所以备受青睐,和钱大钧一样,先后两次出任侍从室主任,抗战时以参谋长之职率远征军入缅会同英、美军联合对日作战。

蒋介石侍从室,又称委员长侍从室,最早成立于1933年,起初只是一批蒋介石随身携带的参谋、秘书与译电人员,以处理各类文件,安排日程为任务,1936年被正式改组为侍从室。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成为蒋介石身边最重要的幕僚组织,其地位堪比清朝之军机处,甚至已经有了一丝明朝内阁的影子。

侍从室位高权重,其主任人选自然是慎之又慎,一是要蒋介石的绝对信任,二是要才能过人,即所谓的又是忠臣,还要是能臣。
从1933年成立,到1945年11月被撤销,侍从室主任一共有五人七任(有人当过两次),他们分别是钱大钧(1936年1月一1938年3月、1944年12月一1945年8月)、林蔚(1938 年4 月一1939 年3 月、1942年9月一1944年11月)、张治中(1939年4月一1940年4月)、贺耀祖(1940年4月一1942年9月),以及商震(1945年9月一1945年11月)。

侍从室主任一般兼任第一处主任,除了总揽全局外,还负责军事、情报业务,其权力之大,可参与军事、外交、人事等任何事物的审定与意见,甚至可以决定何种情报上呈给蒋介石,以及左右他对人事的陟升罢黜。
举一个例子,就可一窥侍从室的地位高到何种地步。军统在民国时期已经够牛的了,座下特工数万名,情报站遍布全国及海外,甚至还有自己的军队,但它的老板,被誉为“蒋介石佩剑”的戴笠,也只是军统局的副局长,从未当过正局长。历任军统正局长都是由侍从室主任兼任,所以在名义上,军统也只是侍从室的下属单位。

蒋介石经过千挑万选的五位侍从室主任,后来的人生结局却有些让人意外,其中有三人去世后都被葬进了八宝山公墓。
第一任侍从室主任钱大钧,是保定军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双料毕业生,还曾任黄埔军校总教官。抗战期间,钱大钧因调航空委员会主任而从侍从室离职,指挥空军对日作战,曾派战机远航到日本福冈、长崎投放“纸炸弹”,以激励士气。1944年再次出任侍从室主任,1982年7月21日,钱大钧因肝癌在台北去世,终年九十岁。

第二任侍从室主任林蔚,毕业于保定军校,参谋出身。因是浙江人,又和蒋介石是保定军校校友,所以备受青睐,和钱大钧一样,先后两次出任侍从室主任,抗战时以参谋长之职率远征军入缅会同英、美军联合对日作战。1955年病逝于台湾省。
第三任侍从室主任张治中,保定军校三期生,黄埔军校军官团团长。1932年淞沪抗战时,率第五军参战,予日军以沉重打击。抗战时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兼左翼军总司令,参加了淞沪会战、长沙会战,因文夕大火被撤职,之后不久赴重庆接任侍从室主任。1969年,张治中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被葬入八宝山公墓。

第四任侍从室主任贺耀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湘军出身,曾主动释放被关押的红军战士,协助苏联飞机为延安运送药品等,1949年8月,与龙云、刘斐等人联合发布起义通电,气得蒋介石派人要暗杀他。1961年7月,贺耀祖病逝于北京,享年73岁,其骨灰被安葬于八宝山公墓。
第五任侍从室主任商震,保定人,保定军校毕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兼三十二军军长、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等,1944年赴华盛顿,参加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参与起草《联合国宪章》。抗战胜利后,商震任驻日军事代表团团长,力主废除日本天皇。1949年卸任后定居日本,1978年5月在东京病逝,享年90岁,其骨灰被迎回国内,葬于八宝山公墓。

抗战胜利后不久,侍从室被撤销,改组为参军处警卫室、文官处、警卫总队等机构。从此,权倾一时的侍从室彻底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