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所有人都在譴責“借錢不還”這一可恥行爲:“借錢不還的朋友就應該絕交!”

但是,人生在世,總會遇到低谷和難處,總有需要別人幫一把的時候。每個人都不敢保證,自己不會經歷必須要向朋友借錢才能渡過某個難關的時候。

而每個人對錢的態度是不一樣,對於借錢不還的朋友,有些人會選擇不追究和諒解;有些人會選擇不追究,但從此斷絕來往;有些人則會追債到這個朋友還錢爲止,畢竟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向朋友借錢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一旦你借了錢,朋友關係的平衡就被打破了。你成了欠債人,而你的朋友成了債主,這是一種心態上的不平等。

然而,使這段已經不平等的友誼雪上加霜的是:到了約定的還錢日期,你卻借錢不還。

不管你有什麼苦衷,一旦你借錢不還,必定會承受雙重壓力:一方面是經濟壓力,另一方面是心理壓力,比如尷尬、自卑、愧疚。而同時,你的債主朋友其實也不好受,畢竟你們是朋友,交情擺在那裏。

致“借錢不還”的朋友:如果你還想維持友誼,請做到這四點

“借錢不還”的朋友,如果你還想維繫這段友誼,請務必做到這四點。

其一,不要對借錢還錢避而不談

當你借錢不還時,令你們友誼惡化的最糟糕的一件事情,就是你對借錢還錢這件事情避而不談。尤其是你和債主朋友會經常聯繫或碰面,你們倆都心知肚明,但你卻絕口不提。

你的債主朋友怕逼迫你,顯得對你不尊重,所以等着你提出來;而你覺得自己沒有能力還錢,很尷尬,於是選擇逃避,不敢主動提。你們倆心裏都有自己的考慮,都希望對方能先提出來。慢慢地,你們倆的誤會越來越深,你會覺得對方爲什麼不提,是不是看不起你;對方會覺得你爲什麼不提,是不是在耍無賴。

最終,由於雙方都對這件借錢還錢的事情避而不談,不及時溝通導致了誤解一步步加深,最後友誼破裂、絕交、友盡。

致“借錢不還”的朋友:如果你還想維持友誼,請做到這四點

其二,不要覺得朋友借你錢是理所當然的

莎士比亞說過:“不要借錢給朋友,也不要向朋友借錢,否則你會失去錢和朋友”。

所以,不要覺得你從朋友那兒借到錢了,憑着你和朋友的情誼,這筆錢借給你了就是你的,在你看來,當初借錢時約定的還錢日期只是走個過場,你可以自己決定什麼時候還錢。如果你沒有及時還錢,朋友也不應該催促,否則會顯得這個朋友很小氣,不重視你們的友誼。

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因爲你的債主朋友並不是這樣想的。他會借錢給你,是因爲相信你會信守承諾、按時還錢。

記住:即使感情再好的朋友,也沒有義務非得借錢給你。朋友有權利不借錢給你,借錢給你並不是你應得的,而是因爲朋友熱心和善良。

因此,如果你覺得朋友借錢給你是理所當然,你可以想什麼時候還錢就什麼時候還錢,那麼由於你們倆對借錢還錢的認知和預期不同,最終必然會爆發衝突,甚至撕破臉,不再是朋友。

致“借錢不還”的朋友:如果你還想維持友誼,請做到這四點

其三,向債主朋友坦白你的財務狀況

當初朋友之所以會借錢給你,也是覺得自己有餘力,想幫你一把,幫你渡過難關。

所以,萬一到了還錢日,你沒有能力還錢時,就不要刻意隱瞞、找藉口或撒謊了。不妨和債主朋友坦白,讓他了解你的財務狀況。

任何藉口和謊言都能被債主朋友識破,加深對你借錢不還的壞印象。而向債主朋友坦白,暴露你的財務問題和負擔,反而能讓他體諒你的難處,甚至幫你出謀劃策,改善你的財務狀況。

致“借錢不還”的朋友:如果你還想維持友誼,請做到這四點

其四,和債主朋友協商一個新的還錢方案

讓債主朋友知道你想盡快償還的決心:雖然你暫時無力償還,但正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並承諾一定會盡快償還。傳達這樣的決心,有助於獲得債主朋友的諒解,並且能和你一起協商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新的還錢方案。

新的還錢方案可以有多種形式,比如一次性付清壓力過大,就可以分期付清;用你新買的電子產品、包包、護膚品等物件抵押給債主朋友;給債主朋友做家務、照顧小孩、輔導孩子功課等勞動力的方式,抵扣欠款。

致“借錢不還”的朋友:如果你還想維持友誼,請做到這四點

結語: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只要你借了錢不還,就是你的責任。

當陷入“借錢不還”的境地時,請務必主動道歉、誠實坦誠,以求得債主朋友的諒解,並且盡最大的努力,儘快還清。而只有這樣做,才能維持你們倆的友誼。

如果你選擇了迴避、隱瞞、找藉口去搪塞債主朋友,勢必會失去這個願意借錢給你的真心朋友。

雖然你借了朋友的錢不還,朋友也不能拿你怎麼樣。但如果你總是這樣,就會失去一個又一個朋友,最後可能就會像故事“狼來了”的那個放羊的孩子一樣,等到真的出現過不去的坎兒,真的需要朋友幫助時,卻絕望地發現,你的周圍連一個願意借錢給你的朋友都沒有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