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三年沒什麼動靜的他,卻突然傳出陳磊卸任的消息。 17年間,迅雷見證了對手的離場,貫穿一代人的青春,藍色蜂鳥也成爲了時代的符號。 可迅雷爲何會淪落至此?

原因有二。 其一:在移動互聯網時期,迅雷引以爲傲的下載快,早已失去了對用戶的吸引力。 從產品角度分析,視頻播放平臺簡化了用戶操作步驟,甩出會員播放模式,提高了用戶的粘性,迅雷的邊下邊播自然失去了優勢。 甚至連資源分享功能也被雲盤的興起搞得土崩瓦解。

其二:市場反應過於遲鈍。 迅雷單靠一款軟件打遍天下無敵手,但單憑一種手段卻太過單一,如今怎麼跟對手競爭?

拿UC瀏覽器來舉例,由於其功能單一,只憑借省流、速度快,很容易被其他軟件替代,但UC是怎麼做的? 他並未滿足於手機瀏覽器,而是憑藉瀏覽器的優勢將手伸到其他領域,打造自己的生態圈。 喜歡uc瀏覽器的人大多是3G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早期接受者,UC也憑藉着all in的研發投入將瀏覽器做到了極致。

同時,UC圍繞着信息流平臺開始打造生態,搭載了以新諮詢、勤搜索爲主,便導航、讀小說爲輔的平臺功能,一直再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搜索+廣告的方式又具有非常強的變現能力。 這思維簡直妙阿。 小米同樣如此,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他,以手機爲核心打造出了傢俱物聯網系統,產品連接上手機後,甚至能擴展功能,使用戶使用體驗上升了一個層次,這樣不斷做優化、求革新的企業才配得上穩固前行這4個大字。 以爲憑一物之力就能長存於世的迅雷,可能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身邊的對手是多麼強悍,自己想要逆風翻盤真的太難了。

而對於迅雷來說,只能送他一句話,你的眼界便是企業的邊界,迅雷的沒落終究輸在了高層的決策之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