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曾經說過:“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傑之士,亦難於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於此。故謂文學後不如前,餘未敢信。但就一體論,則此說固無以易也。”

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短短數字就能展現世間百態,在古詩詞中,那些優美的詞句,絕美的意境觸動着我們的心靈,今天就帶帶大家領略下那些美得讓人心碎的古詩詞。

宋·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度與泰娘嬌。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這是南宋風雨飄搖之際,作者在流亡途中寫下的心聲。全詞以“春愁”爲核心。用“點”“染”結合的手法,選取典型景物和情景層層渲染。這首詞既寫出了作者乘船漂泊客居異鄉的淒冷愁悶,也抒發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國破家亡的無奈。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宋代大文豪蘇軾爲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此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上闕寫詩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寫實。下闕記述夢境,抒寫了詩人對亡妻執着不捨的深情。這首詞思致委婉,境界層出,情調淒涼哀婉。後人多次引用蘇軾的詩句來描寫那些悽美的愛情故事。

宋·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這是柳永漂泊異鄉懷念意中人而寫下的心聲。這首詞妙緊拓“春愁”即“相思”,卻又遲遲不肯說破,只是從字裏行間向讀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寫到了,卻又煞住,調轉筆墨,如此影影綽綽,撲朔迷離,千迴百折,直到最後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詞的最後兩句相思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激情迴盪,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清·納蘭容若
銀牀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
採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這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追憶舊情還寫的詞句。詞的上片描寫秋景,下片寫作者故地重遊,引發感慨。全詞悽悽楚楚,蕩氣迴腸,纏綿婉約,表達了詞人追憶舊情的感傷。但是物是人非,所念之人已經不在眼前,又有什麼辦法呢。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是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本是首無題詩,詩題“錦瑟”,後來才用了起句的頭兩個字“錦瑟”爲題。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抒情之作。作者在詩中追憶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託了悲慨、憤懣的心情,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等典故,採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爲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從而藉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