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裏店面扎堆居民意見多 存在安全隱患 社區和物業均稱無法處

聚福城怡景園小區內各種小店扎推。

小區內安全隱患關乎生命不可小視。然而,近日南京江寧上坊大里聚福城怡景園小區居民反映,在他們小區內扎堆開店存在安全隱患,一直解決不了。南京晨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小店太多居民擔憂安全

“足療店、快遞公司、超市、裝修店、棋牌室……如今,越來越多無證的商鋪開在小區裏,有的住宅樓裏電線私拉亂接,甚至有的裝修店裏還賣油漆,小區里門面房無證經營的太多太多,50家都不止。我向有關部門反映多次了,這不是個簡單事兒,真讓人擔憂!”小區居民王先生,去年底搬進江寧上坊大里聚福城怡景園小區的新居,可喬遷之喜很快就被沖淡了。王先生說,小區內扎堆開店,人人都可以進不說,有的還擅自將住宅改開成超市、足療店、汗蒸館、艾灸館等等。“你想想,單元門不關,居民的安全減少了一道關卡,閒雜人等誰都可以進入,我們的安全誰來保障?這麼多店防火安全誰負責?”王先生認爲,住宅不應該改成商用房,如果物業公司放任這種行爲,那麼其他人紛紛效仿,整個小區豈不成了市場?

居民樓竟然變身汗蒸館

聚福城怡景園小區共有20幢高層居民樓,是南京市保障房小區,有5000多戶,小區內居民樓分屬江寧區東山街道大里社區和麒麟街道建南社區等。走進該小區,馬上讓人感到小區內商業味較濃,只見在靠近小區大門一側居民樓房旁,有兩個大的集裝箱佔道停在空地上,集裝箱外寫有許多廣告,這裏是一家供應建築材料的裝修店,廣告上寫有“油漆、電料”等裝修材料名稱,集裝箱內堆滿各種材料。而在不遠處,“足療”兩個紅色大字很是醒目,走近一看,這裏居民樓內開了一家足療店,爲吸引顧客將廣告燈箱放在一樓,從樓上亂拉亂接着長長的電線,留下安全隱患。抬頭看去,在一處居民窗戶外,堆放着易燃物品。再往前走,在一幢居民樓一樓,有業主將房子出租,開起了五金店、快遞公司和超市,由於公共區域堆放了一些雜物,同樣留有安全隱患。

“到這裏看,我們樓下居民房也出租開了快遞公司,我們真的受不了,不僅擾民,而且也有安全隱患。”在小區中間一幢居民樓前,小區居民指着幾處有安全隱患的店鋪對記者說。令人擔憂的是,這裏一處進入地下室的通道里,四處放着雜物,甚至連門都被堵死,無法通行。

在小區另外幾幢居民樓內,開設有艾灸館、汗蒸館和足療店等店鋪。由於要打出燈箱廣告,同樣存在亂拉亂接電線的安全隱患。在小區內走一走,時不時還可以見到超市等店鋪。

居民樓改成汗蒸館,在小區業主陳先生看來,安全隱患很大。“樓內的汗蒸館因平時用電量大,加上汗蒸設備功率很大,汗蒸房內持續高溫,一旦着火了怎麼辦?”陳先生說。陳先生還表示,據他個人調查,小區店鋪存在無證經營情況。“沒有營業執照就擅自營業,屬於典型的違法行爲”。

據瞭解,居民樓內新建、改建汗蒸、足療、桑拿等娛樂場所;商住樓內的汗蒸、足療、桑拿等娛樂場所與居民住宅的安全出口應分開設置,否則小區內存在巨大消防隱患。2017年2月5日,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一居民區內的足浴中心發生火災,造成18人死亡、18人受傷,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

沒有執法權各方管理都頭疼

對此,該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小區內扎堆開店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他們都知道,但他們不好管理,加上該小區居民樓分屬兩個不同街道的兩個社區,管理起來更加有難度。

該工作人員說,目前小區至少有一大半業主將房子出租出去了,但由於物業沒有執法權,管理起來很頭疼,他們希望記者找社區等相關部門好好管一管。

那麼,社區對小區開店存在的隱患又是如何處理的呢?東山街道大里社區一位主任直接對記者說,該小區屬於他們社區的幾幢居民樓內開店的情況,他們都知道,但無法處理。而麒麟街道建南社區的工作人員更是直截了當地說,他們也無法處理,只是把這些情況向物業作反映。

據瞭解,居民小區內開店,目前法律是空白。那麼,住改商到底符不符合相關規定?哪些店能開在住宅樓裏?哪些不能開?記者就此諮詢了一位律師。

律師認爲,《物權法》第七十七條規定,業主將住宅改變爲經營性用房的,應當經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同意。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如認爲其他業主的住改商行爲,對整棟樓的安全保障、居民居住安寧造成影響的,或者其他因噪聲、油煙給小區環境造成污染的,可訴至法院,請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

針對這個小區居民樓內開店存在的安全隱患情況如何處理,南京晨報將繼續關注。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盧斌 攝影報道

編輯 麥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