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亮劍》是國內最優秀的抗日劇,電視臺也是經常把它反覆播出,當然也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這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這部充斥“亮劍精神”的《亮劍》,其實它只是國內最成功的抗日劇,《我的團長我的團》纔是國內最優秀的抗日劇,和它一比《亮劍》都有了“抗日神劇”的感覺。 雖然這部電視劇知名度不如《亮劍》,可劇中演技精湛的演員相當多,他們當時年紀也不大,演技卻也遠超當下的小鮮肉,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劇中最成功的兩位配角,一位是阿譯副官的扮演者王往,一位是孟煩了的扮演者張譯,說是配角,可《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其實全都是主角。 2009年《我的團長我的團》開播後,王往憑藉精湛的演技迅速吸引了觀衆的注意,他不只是演戲演得好,更是一位極有音樂天賦的年輕人,出了自己的音樂專輯,自己寫了上百首歌曲,除此之外他還會寫劇本,光是電影劇本就創作了四套,按理說這樣的奇才早就應該成爲國內一線演員,可他的低調性格並沒有讓他紅起來。 王往和孫儷在劇中裏的外號相同,都叫“一條”,劇組兄弟喜歡喊他“王一條”,那是因爲他提前把劇本讀的相當透徹,拍戲一條過從來不需要重拍。其他明星成名後開始了炒作曝光,可他依舊想安安靜靜的拍戲,他說自己“喜靜不好交流,並且也不喜歡上網和閒聊天”,雖然打字很慢,但也希望大家能彼此理解和維護,頗有老幹部風範。 除此之外,我們看到王往的微博只有1700多個粉絲,可以說面臨無戲可拍的窘境。 即便如此他還是小編心中最好的演員之一,還記得當年在批判龍文章時,阿譯說的那句:“他有罪,可是……如果我三生有幸,能犯下他所犯的那些罪行,吾也寧死啊。”最後即使知道南天門之行有去無回,他依舊鼓起勇氣衝了上去,被團長打了一頓也不後悔,最後的最後,面對孟煩了的勸降,他選擇了自殺。不管是他演的角色,還是他這位演員,都值得我們尊重。 下面再說說孟煩了的扮演者張譯,在劇中他是最矛盾的一個人,龍文章說他永遠想太多,確實他的家庭教育促成了他這樣的性格。他的父親雖然去德國學習了先進工業,可內心依舊是封建的三綱五常,這也使得煩了內心極爲糾結,遺憾的是他也沒能和小醉走到最後。 《團長》後張譯的星途更爲璀璨,我們看到他的粉絲數量是王往的幾千倍,代表作也沒有把《我的團長我的團》寫進去,後來在電影《追兇者也》和《親愛的》中都有亮眼的表現,今年的四月他憑藉在《追兇者也》中的出色發揮摘得第八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表彰,同年6月憑《雞毛飛上天》斬獲上海白玉蘭最佳男主角獎,一時間張譯成爲了娛樂圈中炙手可熱的人物。

發展越來越好的張譯還和開心麻花、Papi醬、吳君如等人合作了新劇《妖妖靈》,在片中他擔任主演,足以見得他在娛樂圈中的地位。至此《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兩位影帝級演員,一位片約不斷一位無戲可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