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敏

12月5號,錘子科技子公司錘子數碼科技完成工商信息變更,法人代表由羅永浩變更爲溫洪喜,據悉,此人是老羅在英語培訓班時的同事。

錘子方面對此事不發一言,外界無從得知老羅是在怎樣的心情下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帶着無奈?抑或是悲憤不平?

如果這真的是一次失敗,那這絕不僅僅是羅永浩一個人的失敗,也不是一個錘子的失敗,而是整個產業的失敗。

走向失敗的老羅

做手機一直是老羅的夢想。

2012年,老羅40歲,這個步入不惑之年的男性胖子決定闖入手機行業裏殺出一番天地。那時,42歲的雷軍做小米快兩年,這款“爲發燒而生”的手機在中國手機業掀起了一場殘酷的價格屠城。

在這之前,老羅早已成爲網紅的鼻祖級人物,早在任教新東方之時,有學生將其講課內容錄音下來並傳到網上,其言論經過網絡彙總後,以“老羅語錄”之名於網絡上傳播,老羅因此成爲網絡名人,堪稱是真正的初代網紅。

此後,老羅那張比起相聲演員來也不遑多讓的嘴,成了他最醒目的名片。人人都知道老羅能說,但他過去的英語老師經歷,倒真的成了傳說。

如果他真的止步於此,他或許會成爲英語老師裏最好的相聲演員,相聲演員裏最好的英語老師。說不定能和郭德綱平分秋色,至少郭老師肯定說不了英語。

但是跨完英語和相聲兩界的老羅,覺得自己還沒到發揮餘熱的時候,一直傲立於潮頭的老羅,決心讓自己一直在潮頭屹立下去。思慮一番過後,老羅許是發覺自己精力甚好,立是一定能立的,重要的是找到一個不會倒的潮頭。

他找到的這個潮頭是智能手機。

走向失敗的羅永浩,背了智能手機行業性潰敗的鍋

2017年,羅家的另一個知名胖子,邏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對老羅做過一次採訪,其間曾問到老羅爲什麼要選擇做手機。

老羅表示,自己要做這個時代最大平臺的東西,現在無疑是手機。

並且強調,自己必須要做手機,自己的終極理想是入場下次革命或者領導下次的科技革命。

他說,做手機是自己喜歡的,雖然現在不賺錢,但這是未來趨勢。如果想引領未來,現在必須做儲備,人才儲備與專利儲備,纔不至於在將來的下次革命沒有發言權。只有現在做了,在下次革命的時候,自己就已經坐下了,而不是剛進場。

假如說5G會是下一次革命的先行軍,那麼下次革命其實已經來到門外了。可惜的是,老羅這個錘子,一直沒能坐下。

一次子公司法人代表的變更,不一定代表整個公司控制權的更迭,但這是老羅,他自帶的話題效應,總能將關於他的風吹草動無限放大。

這是一個產業的潰敗

羅永浩將不是第一個折戟於此的玩家,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老羅的精神偶像是喬布斯,他一門心思造錘子的這幾年,也是蘋果榮光最盛的幾年。

錘子剛成立的2012年,蘋果第一次站上了美國上市公司中最高市值的位置,之後連續7年佔據榜首的位置,任憑後面的第二第三走馬燈般輪番更換,蘋果屹立不倒。

2018年8月2日,蘋果正式成爲了首個突破萬億美元市值的美國上市公司。

大洋此岸,信仰喬布斯的老羅,沒能複製他一手建立的蘋果的輝煌,甚至比不上喬布斯教的另一位同門師兄,雷軍的成就。

7年的時間,小米進入千億俱樂部。在2018年2月7日的小米年會上,雷軍意氣風發地表示,營收過千億這條路,蘋果用了20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國內科技公司裏,阿里和騰訊用了17年,華爲用了21年。小米則只用了7年時間。

走向失敗的羅永浩,背了智能手機行業性潰敗的鍋

他一定不會想到,這是小米上市前,他所能拿出的最後榮耀。

伴隨着蘋果的封神之路,小米也開始寫就自己的神話,做手機、做電腦、做平板,蘋果有的小米幾乎都有,蘋果不賣的牙刷毛巾插座板,小米也賣。小米在蘋果走過的路上,左衝右突,將路邊的野花采了個遍。

2018年7月9日,小米在港交所上市,首日即破發。小米神話嘭地一聲,破滅了。

有人說這是因爲小米自己沒有核心技術,沒有練就蘋果那樣的強大競爭力,只是披起了一層高科技的外衣,做的還是貿易商的事情。

也有人說,小米趕上了一次最壞的時機去上市,是資本寒冬拖了小米的後腿。

衆聲喧譁,莫衷一是。

同樣在過冬的還有老羅和雷軍的模仿對象,蘋果。最近兩個月以來蘋果市值最高下滑超過2000 億美元,蒸發了半個阿里的市值。

走向失敗的羅永浩,背了智能手機行業性潰敗的鍋

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承認,如今一年發佈3款新品手機的蘋果,事實上已經落入創新乏力的窠臼。

從那款只在蘋果官網生存一年的iPhone X,到今年的iPhone XS,包括今年9月份發佈的iPhone XR,除了並不完善的全面屏和麪容解鎖這個還算新穎的技術,罕見其他變革。

這樣的狀況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2017 年第二季度,差不多是“智能手機”這個詞出現以後的第一次下滑,之後市場也沒能扭轉乾坤。

不論人工智能、人臉識別、全面屏之類的新技術,還是印度、非洲、東南亞的新市場;不論蘋果破天荒的一年三款產品、還是三星華爲的垂直整合,或者OPP、 VIVO 的銷售渠道,哪一個都沒能打破手機行業的增長天花板。

消費者對智能手機一直以來細不可聞的創新越來越不買賬。有報告分析稱,美國消費者的平均換機週期從1 年前的25 個月增長到32 個月。數據調查機構Asymco 估計出,蘋果設備的換機週期已經從iPhone 剛發佈時的一年變成四年零三個月。

國內也沒有更好,幾年前的iPhone、小米手機仍隨處可見。品牌廠商產品的質量優勢是一方面原因,而另一方面原因就在於,消費者覺得新產品對比舊品,並沒有太大改變,何必花幾千塊冤枉錢換一個沒多大變化的手機呢?

比蘋果更早走下神壇的,還有曾經和它在全球廝殺不停、難分伯仲的三星手機。

走向失敗的羅永浩,背了智能手機行業性潰敗的鍋

三星曾是全球出貨量第一的手機品牌,在國內也曾是市佔率第一的大牌。曾是曲面屏技術的先行者,其意義幾乎等同於如今的全面屏技術。那時的三星,可以說是鬥志昂揚,似乎壓倒蘋果成爲全球霸主的日子盡在眼前。

只是隨後而來的電池“爆炸門”事件等一系列質量問題,以及三星在這些問題上的不當處理,讓三星離消費者越來越遠。

也許是喫過激進創新的苦頭,在今年發佈的三星年度旗艦手機——Galaxy note9上,一代手機巨頭在衰落的路上,已走出極遠。這款機器沒有最新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也沒有3D光結構的面部識別方式,消費者吐槽三星終於開始“雞肋式創新”。

這些吐槽實實在在傳遞到了銷量上,目前三星手機的市場份額已經下降到0.8%,從5年前遍地開花20%的份額到今日的不足1%。2018年12月12日,三星宣佈將在今年年底關閉位於天津的手機制造工廠。

無可爭議,智能手機行業現在失敗了。人們仍然在使用智能手機,沒有拋棄它,甚至越來越離不開它。但不代表喫老本可以喫一輩子。

香港歌手陳奕迅有一句歌詞,叫“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這用來形容智能手機產業真是再合適不過,但恃寵而驕的智能手機何時才能真正改變?

智能手機呼喚下一次變革

2007年1月,喬布斯在 Macworld大會上發佈了第一代iPhone。當時正值壯年的喬幫主傾力推薦,稱其爲“足以改變世界”的手機。

現在看來,它的確改變了世界。

不止是蘋果自己成爲攀上萬億市值的公司,還成就了全球範圍內無數大大小小的智能手機廠商,在這個過程裏,摩托羅拉、諾基亞、HTC等等一衆曾經的行業霸主被從拉下高位,被踩在腳下,被時代拋棄,整個世界的手機產業格局因此完全改變。

圍繞着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業務也發展起來,阿里巴巴、騰訊、Facebook、Instagram等等基於智能手機生態的手機應用成了數百億甚至千億美元的生意。Uber、滴滴、美團,這些提供打車服務、外賣服務的新經濟形態無不是基於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才得以從無到有生長起來。

智能手機改變了財富的分配,也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遺憾的是,它現在已經觸頂,失敗的新嘗試堆積如山,但下一個同等規模的新引擎還沒有出現。

如果可能,希望5G會像曾經3G、4G技術催動移動互聯網成熟那樣,給這個已經不再年輕的產業一次涅槃的機會。

這個產業,正在呼喚一次完全的創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