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隰縣,十六國時期稱蒲子,公元 308年到309年爲劉淵漢政權都城 2年。長治市,古有黎亭,十六國時期從 305年到 308年爲劉淵漢政權都城 4年。

近年來,我國曆史地理學界興起了一門新的分支學科——中國古都學。中國古都學將古都定義爲:凡中國古代獨立王朝或政權的都城(含陪都),有一定的年代,其遺址的現代地理位置確切,距現在有關城市較近,都可叫作古都,都是中國古都學研究的對象。

█ 晉陽古城遺址2001年國保碑

█ 晉陽古城遺址1964年省保碑,豆天豆拍攝

山西曆史悠久,戰略地位重要,古代曾有19個王朝或政權在其境內建都14處,根據上述古都的定義標準,這些都城都屬古都。

山西建都政權最多的古都當屬省會太原市。太原古稱晉陽,從公元前 453年三家分晉到前425年趙獻子遷都中牟(今河南鶴壁),晉陽爲趙國都城29年;十六國時期,氐族所建的前秦政權在晉陽建都 2年;唐末五代,沙陀貴族李克用的晉政權以晉陽爲都17年;五代十國時期劉崇所建北漢政權在晉陽建都29年。此外,北齊、唐、後唐等政權還以晉陽爲“別都”,陪都達百數十年之久。

█ 古城營村殘存的晉陽古城西城牆

█ 晉陽古城西城牆東側

█ 晉陽古城遺址的考古現場和部分出土文物

山西建都時間較長的古都城市還有侯馬市、大同市、臨汾市和夏縣。侯馬,春秋戰國時期稱絳,是著名諸侯國晉的都城,從公元前 585年營建到前370年遷都屯留,晉陽以此爲都達216年;大同市古稱平城,從公元398年到公元493年,此城爲鮮卑族拓跋部所建北魏政權的都城96年。此外,大同還是契丹族所建的遼政權和女真族所建的金政權的陪都;臨汾市古稱平陽,從公元前453年到前416年,平陽爲韓國都城38年;秦漢之際,西魏王魏豹以此爲都 2年;十六國時期,從309年到318年,匈奴左部帥劉淵所建漢政權以此爲都10年。夏縣古稱安邑,從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晉,到前365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此地爲魏國都城89年。

除此而外,建都時間較短(不足15年)的山西古都城市計有:屯留縣,公元前 370年到前 359年,爲晉國都城12年。沁水端氏鎮,前 359年到前349年爲晉國都城11年。長子縣,從 386年到 394年,爲西燕政權都城 9年。朔州市,古稱馬邑,隋末唐初從 617年到 620年爲定揚可汗劉武周都城 4年。長治市,古有黎亭,十六國時期從 305年到 308年爲劉淵漢政權都城 4年。離石市,304年爲劉淵漢政權都城1年;唐初 619年到 620年爲劉王劉季真割據政權都城 2年。陽高縣,東漢初稱高柳,從公元40年到41年,爲漢帝盧芳割據政權都城 2年。方山縣,古有左國城,公元 304年到305 年爲劉淵漢政權都城 2年。隰縣,十六國時期稱蒲子,公元 308年到309年爲劉淵漢政權都城 2年。

|來源:太原道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