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喫不過家常,山珍海味千般好,不及家常日日鮮”。鮑參翅肚、鵝肝澳龍雖好,天天喫卻也難免會膩,而這些媽媽做的最普通的家常菜,雖沒有華麗高檔的原材料,卻能讓我們感受到家人般的溫暖和安心。唯有這些“媽媽菜”,纔是最實在的人間煙火。

番茄炒蛋

若問中國什麼菜不僅家家會做,而且人人愛喫,甚至在全世界吸粉無數,恐怕非番茄炒蛋莫屬了。鮮豔的色彩,鮮美的味道,柔軟的口感,就連再挑食的孩子也無法抗拒。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那是屬於家的味道。


酸辣土豆絲

酸辣土豆絲,一道不敗的經典家常菜,無論什麼時候上桌都能一致得到家人的喜歡。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廚影美食。酸辣有內涵而不只是浮於表面,土豆絲根根分明脆而不生,這都是衡量一盤酸辣土豆絲是否達到五星標準的重要因素。這道菜雖然食材簡單,成本極低,但卻酸辣開胃、下飯絕佳,在全國擁躉無數。


紅燒肉

如果要找一種食物來代表中餐的話,紅燒肉大概可以排到很靠前的位置。從南到北,川湘蘇浙,八大菜系中處處可以尋覓到它的蹤跡;上至達官顯貴,下至普通百姓,沒人可逃得過它的誘惑。紅燒肉,挑肉最關鍵。肉要五花肉,夾精夾肥近十層,也叫“夾心肉”;品質差一點的,只有夾四五層,也勉強可以了。肉切成麻將牌大小正方形的塊,加酒、醋、醬油和糖等調味作料烹製,色澤紅亮、肥而不膩、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濃而不鹹,堪稱中華美食中的一道口若懸河之葷。


青椒肉絲

青椒肉絲這道菜的歷史並不是十分悠久,這和辣椒傳入中國的時間有關,但是這道菜以它獨特的口感和味道迅速的征服了大江南北的人們,從此成爲了人們餐桌上一道經典的家常菜。記得上大學的時候,喫青椒肉絲蓋飯或者蓋面的人,總是要比喫其它菜的人多。就如同豆漿配油條一樣,青椒的鮮辣與肉絲的嫩滑,天生絕配。


拍黃瓜

拍黃瓜是再普通不過的涼拌菜,把湛清碧綠多汁的黃瓜用刀拍散,掰成小段調進蒜泥,調一點香油在裏面。清脆翠綠,酸辣開胃,清爽可口,一口就神清氣爽。


油炸花生米

油炸花生米是大多數人都喜歡的美味小點,更是端杯小酌必不可少的下酒菜之一,一杯老酒配上一碟上好酥脆的花生米,悠哉下肚,這是衆多男性享受生活享受美食的愜意時刻。


紅燒鯽魚

鯽魚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食用魚,而烹飪方法也不外乎熬湯或者紅燒。鯽魚肉質非常細嫩,肉味鮮美,經過紅燒之後色澤紅亮,濃濃的醬汁包裹在魚身表面,滋味濃香馥郁,配合魚肉的嫩滑、鮮美,真可謂相得益彰,是一道讓人根本停不下來的美味。


土豆燉牛肉

土豆燉牛肉,準確的來說起源於匈牙利,乃匈牙利一道名菜,此後,它傳入了前蘇聯,成爲了前蘇聯所謂的“共產主義”生活典範,更進入了中國普通百姓家庭,成爲我們中國的一道家常菜,深得國人喜愛。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廚影美食。牛肉經過耐心的小火慢燉,口感香醇、酥爛味美,土豆口感綿軟,同時吸收了湯汁中濃郁的肉香,更是美味。這道菜即使用於宴客,也絕對是一道撐得住場面的硬菜。


紅燒排骨

肉食愛好者的最愛。排骨是一道多元化的食材,可清燉可椒鹽可糖醋,不過最受歡迎的還是紅燒。一份完美的紅燒排骨,油潤紅亮,閃爍着有人的光澤,外層甜蜜香糯,內裏汁液豐盈,肉質鬆軟而又帶着微微的咬勁,尤其是接近骨頭的那層肉有着絕佳的肥潤,是一塊排骨最令人驚喜的地方。


小蔥拌豆腐

中國有句老話說的好: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第一次喫到這道菜時,給我的感覺是驚豔。把豆腐切成小塊,再撒上一把蔥花香菜,澆幾滴香油,青翠欲滴的小蔥伴着雪白的豆腐,首先在視覺上就非常的賞心悅目;超嫩滑的內酯豆腐入口即化,帶着淡淡的蔥香,入口透着清爽,齒間留香,一整天好心情。


螞蟻上樹

螞蟻上樹主料爲粉條和豬肉末。肉末貼在粉條上,形似螞蟻爬在樹枝上。此菜以形取名,螞蟻爲肉末,樹爲粉條,生動形象。這道菜將肉末與粉絲用辛辣的調味料拌炒而成,爆過香的肉末與吸滿辛辣調味料的嫩粉絲,充分展現出鮮辣香醇的好滋味。


蒜苗炒臘肉

臘肉是中國人冬季窗臺上、竈間最美的風景線。新鮮五花肉,經過鹽的醃製,煙熏火燎、風吹日曬,鹹味、煙味、火烤味、太陽味進入其中,滋味更加悠遠醇厚。蒜苗炒臘肉是款簡單的家常菜,臘肉與蒜苗是絕搭,臘肉配上清新的蒜苗,葷素搭配不油膩,厚重香辣的味道還解饞下飯。


手撕包菜

手撕包菜,應該算是湘菜系列裏面素菜的經典了,因爲口感脆嫩、風味獨特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一盤好喫的手撕包菜的標準是什麼?包菜必須手撕,刀切口感絕對不對;肉片煸得夠透,夠幹香,包菜片片熟的程度剛好,略有上色卻柔和不過分,火候多一分則過軟,少一分則生澀,有鹹香、幹香、脆香、軟香、蒜香,喫完後還有餘香和回甘繞舌,盤底湯汁略有一點卻鋪不滿全盤。


辣椒炒肉

湖南人一年喫的辣椒能覆蓋整個地球,你懂的。沒有人說得清,一碗辣椒炒肉對一個湖南人的意義。而且隨着湘菜在全國範圍內的發展,辣椒炒肉更是走出了湖南,受到許多外地人的追捧喜愛。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廚影美食。要把辣椒炒肉做得垂涎欲滴、拍案叫絕,選好辣椒和肉還是最重要。選用皮薄(或皺)肉厚的青辣椒是最佳,肉則儘量選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或者後腿肉,正宗的辣椒炒肉是不放生粉、嫩肉粉的,下油鍋大火快炒,就能保證肉質的鮮嫩。無論辣椒還是肉,入口即感肉質鮮嫩、青椒油潤,碗底的醬汁拌米飯更是美味。


魚香肉絲

作爲最富盛名的川味經典菜之一,魚香肉絲可以說是無數人的心頭好。這道菜隨着川菜的發展而傳至全國各地,從而有了各種不同的版本。最被巴蜀人民認可的做法中,主料只有肉絲和大蔥,後來被加入了青筍、胡蘿蔔、木耳等等配菜,雖然不夠傳統,但對於喫貨們來說,只要好喫就可以了。這道菜雖然名字中有魚,但其實和魚並不沾邊,它是模仿四川民間烹魚所用的調料和方法,取名爲“魚香”的,其味主要是泡紅辣椒、蔥、姜、蒜、糖、鹽、醬油等調味品調製而成。這道菜從顏色上看,色彩豐富、挑逗食慾;從味道上品,青筍脆爽,木耳滑韌,解膩又豐富了口感。


回鍋肉

回鍋肉原本起源於四川農村地區,川西地區還稱之爲熬鍋肉。回鍋肉,這樣一道川人家家必備的家常菜品,看似簡單,深究卻博大精深。首先選肉要精,當天宰殺的鮮豬肉,後腿二刀,肥四瘦六寬三指,太肥則膩,太瘦則焦,太寬太窄都難成型。二要用正宗的郫縣醬紅豆瓣,至少要發酵2年以上。回鍋肉之香,除了肉香,就是豆瓣經過日月之精華,雨露之神韻,通過兩年充分發酵後產生獨特的複合型醬香味辣味。

正宗的回鍋肉,用香蒜苗作配料。蒜苗的植物清香,與豬肉的油脂之香、豆瓣的厚重之香在鍋裏相逢。將豬肉切成薄片爆炒,本來臃腫如肥媽的肉片頓時脫胎換骨爲少女的婀娜曲線---所謂“燈盞窩”是也;本來蒼白的肉色變得如青春紅顏粉面含春。火燙的肉油激發出來的蒜苗香味四處瀰漫驕傲地宣告着主人的富足與滋潤,經過這番烹製,肥肉也變得鮮香爽口。夾一塊裹着兩段蒜苗的肉片,閃嘟嘟地泛着紅油,一口咬下,閉嘴大嚼,任那肉汁在脣齒間恣肆,憑那奇香在肺腑間暢遊,嚼到好處,扒兩口乾飯,頓覺志得意滿夫復何求!


清燉雞湯

在外奮鬥,每次感覺累了,最想念的,就是家裏的那碗清燉雞湯。雞湯向來以美味滋補著稱,“補虛”的功效也爲人知曉。以真正的農村土雞燉出的雞湯,湯色金黃誘人,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雞的原汁原味,又增加了湯的鮮香與醇美,那是一種靜諡且不張揚的清甜,也是家的味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