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機出動,違建被拆除。

海西晨報訊(記者 雷妤 通訊員 林正通 羅顯鵬)僅有一份項目同意書,沒有其他報建審批手續,違建者竟私自圍佔山林,在後溪鎮二農山仔社背後的山上建起廠房,且租給11個企業使用。

繼今年8月份部分違建廠房被拆除後,11月9日,在廈門市城管執法局、集美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藉助區政法委、區掃黑辦強力打擊黑惡勢力的勢頭,由集美區後溪鎮政府牽頭,聯合區城管執法局、區司法局等部門,繼續對兩棟違建廠房進行拆除。

佔用林地違法搶建

本是鬱鬱蔥蔥的山嶺,但前進村二農山仔社的一個小山頭卻被村民夷爲平地,建起了廠房。上週五,記者看到,一棟6層高的樓房和一棟3層高鋼結構的廠房矗立在山頭,在羣嶺中顯得格外突兀。

據知情人士透露,當事人是當地村民,他已取得福建省林業廳核發的《使用林地審覈同意書》,有“同意日產20噸龍眼焙乾生產線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的立項手續,但無其他合法報建手續,也就是說,他依然無權對這塊山地進行開墾利用。

廠房違規建起來了,當事人也沒有從事龍眼乾烘焙項目,而是將廠房出租給11家企業,用於生產汽車用品、牀上用品等。集美區城管後溪中隊執法人員介紹,2016年當事人又在原有房屋基礎上,變本加厲擴建,他們幾次上門制止,多次開具相關法律文書,當事人依然不聽勸阻執意搶建。

及時拆違恢復生態

事實證明,搶建的後果是造成更大的損失,及時整改纔是止損的最好辦法。記者看到,除了今年8月城管部門拆除的部分違建廠房外,當天拆除的兩棟違建廠房總佔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有關部門調用7臺大型機械“登頂”進行拆除。由於工程量浩大,拆除工作持續了三天才完成。

現場,鉤機一挖,牆體頓時破了一個大洞,灑水車噴出水柱,進行降塵。記者瞭解到,待違建拆除後,有關部門將及時清除硬化的地面,恢復林地。

據悉,今年以來,集美區共處置違建808起,騰出土地面積109.52萬平方米,處置面積81.07萬平方米;完成市下達集美區任務70萬平方米的115.8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