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週我們簡單介紹了痛經的症狀、病因、併發症以及高危人羣,並且給出了何時應該就診的建議。(請參考本文末的歷史文章擴展閱讀)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大夫是如何診斷痛經的,以及去醫院前您該如何充分準備資料

去醫院前該準備什麼?

如果您飽受痛經困擾,並且已經決定去醫院看醫生,那麼建議您針對以下問題列個清單。

困擾您的醫學問題&近日生活壓力的情況;

最近服用的藥物、維生素、保健品、中藥的詳細信息,包括名稱,服用劑量;

您自己想諮詢大夫的問題。

患者最關心的痛經問題參考:

☑ 痛經的症狀是如何引起的?

☑ 我這症狀會自己逐漸緩解麼?

☑ 我需要做什麼檢查?

☑ 如何治療?

☑回家後我需要做什麼來緩解症狀?

☑ 您這裏有關於痛經的宣傳冊麼?或者有沒有網站、公衆號可以推薦的?

大夫一般會問什麼?

接診時,大夫一般會問這些問題,您可以有針對性的提前準備:

您月經初潮時幾歲?

月經多久來一次?每次幾天?

月經量多麼?有沒有非經期出血的情況?

哪裏痛?

痛經時有其他症狀麼?比如噁心、嘔吐、腹瀉、背痛、頭暈、頭疼。

痛經症狀是否影響日常活動?是否需要請假在家休息或無法體育鍛煉?

如果您有性生活,在進行性生活時痛麼?

目前有沒有嘗試其他治療?效果怎麼樣?

您家族中其他女性成員有類似症狀麼?

您最近有沒有生育計劃 ?

診斷過程是怎樣的

大夫會首先詢問您的病史,並進行體格檢查,包括婦科檢查

在進行婦科檢查時,醫生主要檢查生殖器官的是否有異常、炎症表現。如果醫生懷疑器質性病變導致了痛經,她一般會開具一些檢查,包括:

超聲:無創無痛!該檢查使用聲波使子宮、宮頸、輸卵管和卵巢成像。

其他影像學檢查無創無痛!CT或者MRI相比超聲,可以提供更多的細節來幫助醫生更好的診斷。CT使用X射線從不同角度成像,可以觀察骨、器官以及一些軟組織。MRI使用強磁場來觀察組織結構。

腹腔鏡:有創檢查。該檢查儘管很少使用於痛經患者,但可以診斷一些潛在病症,比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囊腫、宮外孕等。該操作一般在門診手術間完成,操作時醫生在您的腹部切開一個小口,進入一根連着鏡頭的光纖導管,藉此可以檢查腹腔、生殖器官的情況。

此外,還有一些經常開具的抽血檢驗,比如β-hCG來判斷是否懷孕,腫瘤標誌物來排除一些惡變的情況。

醫生均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檢查檢驗組合,努力抓出痛經的幕後真兇。

劃重點

超聲、CT、MRI都是無痛無創的檢查,腹腔鏡屬於手術操作,爲有創檢查。

一般在月經即將出血前或出血時開始發生反覆的正中線盆腔痙攣痛,隨後12-72小時逐漸緩解,且無引起疼痛的其他疾病的證據,臨牀上可診斷爲原發性痛經。

接下來我們會系統講述痛經的治療,以及一些非藥物治療的生活建議,讓我們徹底和痛經說拜拜。

文字編輯:劉威

版面編輯:風信子

Hello,夥伴們
閱讀更多科普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