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 Raber是一個從業45年的資深攝影師,他從70年代就是哈蘇鐵粉。他在這篇文章中寫道:“根據大量、可靠的信息源透露,大疆已經成爲了哈蘇的控股股東”Raner在文章中表現出了對這項收購案之後哈蘇命運的擔憂(以及傲慢,隱隱流露出對中國新興暴發戶公司的不屑),也回憶了哈蘇自70年代以來的幾次重大選擇,它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一個從業45年的職業攝影師對哈蘇的看法

哈蘇的黃金時代

我從1970年代就開始從事攝影工作,在用過很多不同的相機之後,我對其中的一個品牌特別着迷,那就是哈蘇。哈蘇很貴,買一個哈蘇都可以看成職業生涯一個小小的里程碑了。我攢了幾年前,終於攢夠了,買了一個500CM,一個500EL,5個鏡頭和一個取景器——我至今都記得,我拿到它們的時候,它們都被整齊地打包在一個Halliburton Aluminum的箱子裏。

我甚至覺得,我職業生涯早期如果算得上成功的話,那軍功章上也有哈蘇的一半。

那時候,哈蘇特別重視用戶,它們關心每個攝影師的體驗甚至職業表現,他們經常舉辦一些workshop或者分享活動,去教攝影師怎麼更好地操作設備,拍出更好的作品,這些分享不侷限於相機本身,甚至還包括了光影、聲學的一些內容。在當時的攝影師羣體中,哈蘇就是一個神話。

後來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事情總是會變化的,只不過有的變化是大家樂見的,有些卻不是。

1990年年後期,數碼影像技術發展起來了,哈蘇開始掉隊。大概2000年的時候,哈蘇開始在市場上尋求買家,一些數碼公司拋出了橄欖枝,但最後Imacon(膠片掃描儀生產商)將哈蘇收入囊中。

Imacon決定在相機後背市場搏一把,並決定推出了一款綜合性的數碼相機解決方案。2002年11月,哈蘇出了H1,這在那時是個革命性的產品,Phase One、Sinar Leaf這類的數碼相機背廠商開始生產能適配H1的後背——那時候市面上有若干個數碼後背生產商,他們業務重點之一就是生產能適配哈蘇鏡頭的後背。

那是相機的黃金時代,每個人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後背廠商做後背,哈蘇專注做頂尖的機身和鏡頭,皆大歡喜。

哈蘇時代落幕的開始

然後有一天,哈蘇的CEO突然轉性,要把後背廠商的份額搶過來,他相處了一個巨大的商業藍圖,這個藍圖裏只有哈蘇。做出這個決策的依據很簡單,就是哈蘇賣出了很多機身鏡頭,但是後背市場份額很少,他們想,是不是有人坐享了原本屬於他們的市場?

——這其實只是Imacon一廂情願,因爲他們的後背的確不是最好的,攝影師一般寧願自己搭配更順手的後背,而不是系統推薦的。

幾乎就是一夜之間,哈蘇還是把機身和後背捆綁起來一起賣,而且不再允許第三方的後背兼容機身——要兼容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支付一筆數額不小的license fee,這些第三方的後背廠商雖然不忿但是也只能乖乖掏錢,這些成本轉嫁到了最終的用戶——攝影師身上。

跑題一下,那個時代Contax突然宣佈中畫幅相機停產,這是讓人很錯愕的消息,很多人覺得這是個糟糕的決定,因爲Contax的中畫幅相機質量很好,它本來可以在這個關口搶奪很多的市場。

哈蘇的這個決策被看做是“哈蘇時代落幕的開始”。在新管理層的領導下,哈蘇變成了一個只關心自己的公司,而不是像之前一樣把用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Phase One拒絕支持授權費用,並告了哈蘇一把,而且還贏了,後臺還和Mamiya組成了一個反哈蘇聯盟——這兩家現在變成了一家公司,而且在高端相機市場穩穩的佔據了一個席位。

動盪中的哈蘇

接下來的幾年,哈蘇幾經易主,被賣來賣去,CEO也是換了一茬又一茬,在這期間,索尼相機問世了,備受歡迎,但是那時候哈蘇還覺得它們可以定出比索尼高四倍的售價,就因爲有個哈蘇的LOGO——哈蘇的管理層已經疏離他們的用戶太久了,他們不知道他們的自大已經成了攝影師圈子裏的笑柄。

後來,哈蘇又被一家風險投資機構收購了,接下來的紀念虧損了很多錢,資方炒了CEO,對管理層進行大換血,四處物色能夠把他們從泥淖裏拯救出來的職業經理人——這整個中過程哈蘇一直在“失血”。

大概兩年前,他們找到了Perry Oosting出任哈蘇CEO,Perry也列席董事會,他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把哈蘇帶回原本的主航道:生產頂尖的相機。Perry Oosing履任幾個月後,我曾經和他一起聊過,交換過對哈蘇的看法,他跟我分享了他面臨的問題、要實施何種計劃——他似乎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Perry和他之前的幾任CEO都不一樣,他會認真做市場調研,聽取一線管理者的建議,然後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他很open,同時又對哈蘇的視野有強烈的熱情。

在Perry的領導下,哈蘇似乎變了個樣,他看到了所有非核心業務,重新專注於H6產品線以及X1D的研發上。

一個從業45年的職業攝影師對哈蘇的看法

2016年6月22,哈蘇發佈了中畫幅無反相機X1D,設計依舊哈蘇,價格親民,簡潔便攜,觸屏的交互設計,這個新品相機行業和攝影圈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那個熟悉的哈蘇又回來了了。哈蘇終於有了一個、“爆款”,但不幸的是,爆款並永遠都是好事。

無數的預定接踵而至,超過了哈蘇本來的預期。哈蘇承諾會在產品發佈日期後的幾個月內發貨,但不要忘了,這家公司已經處於不敷出狀態好多年,他們沒有足夠的現金啓動生產,儘管人員已經減少到不能再少,但供應商的錢要給,軟硬件工程師的工資要支付,元器件要生產,工人要培訓,而控股的風險基金不願意再投入更多錢。

沒有錢啓動生產,訂單再說也是徒勞。

在這期間,Perry四處籌錢,2015年11月,他們找到了大疆——一家成功的中國無人機生產商,後者想哈蘇注入了一筆資金,併成爲了哈蘇的小股東。這筆錢解了哈蘇的燃眉之急,但沒有本質上改善哈蘇的狀況。

2017年一月,哈蘇的X1D已經開始小批量的發貨。

哈蘇仍然是“飄萍”,它需要更多現金,但原來的資方不同意投更多錢進來,怎麼辦?

很順利成章的結論:小股東變成大股東——對,我們的意思就是大疆買下哈蘇。我找多方信息元確認過,這已經是一個沒有公開的事實哈蘇的員工都知道,哈蘇的一些分銷商也知道——這麼大的事情不可能掩人耳目太久。

不確定的只是,大疆入駐之後,哈蘇的未來會是怎麼樣的呢,會保持獨立運作嗎?

雖然我們一廂情願地希望不要有太大的改革,但這個希望太天真了。大疆一定會插手哈蘇的經營,中國市場一定很歡迎哈蘇這樣的品牌,大疆治下的哈蘇在中國市場一定能大獲成功,但是不知道在世界其他國家表現會如何,此外,這個新興的科技公司知道如何經營一個成名已久的經典品牌嗎?

時間,時間會給我答案。我們接下來會聽到更多關於哈蘇的消息,我也很希望哈蘇能獲得成功,但我也明白哈蘇已經不是曾經的那個哈蘇了。

Via:luminous-landscap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