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百餘中央部委公車家底全盤點:“部長專車”究竟有多少?)

7月20日,中央部門集中公佈2017年度決算。梳理中央部門曬出的國家賬本,察時局關注到,今年是中央部門公車家底公開最全的一年。

此番公佈年度決算的中央部門,共有106家(以機構改革前口徑統計);其中103家單位都在決算報告中披露了各自的“公車家底”。

據統計,103家中央部門共計擁有公車總數108487輛,其中,“部長專車”數量達到1182輛;去年一年,中央部門公車購置及運行費總計超20億

這一數據,同2015年首度披露的公車“家底”相比,有明顯降幅。

10.8萬輛:去年中央部門公車購置及運行費超20億

所謂“公務用車”,是指黨政機關配備的用於定向保障公務活動的機動車輛,包括機要通信用車、應急保障用車、執法執勤用車、特種專業技術用車以及其他按照規定配備的車輛。

察時局根據決算報告中披露的數據統計,上述103個部門公車數量爲108487輛,去年公車購置及運行費用超20億元。

梳理2017年公車數據顯示,擁有公車數量最多的10箇中央部門,分別爲:國家稅務系統、氣象部門、海關總署、教育部、中國人民銀行、交通部、原國家質檢總局、原農業部、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統計局。

公車數量最多的10個部門.jpg

其中,公車數量最多的國家稅務系統,擁有近3.5萬輛公車,是第二名氣象部門的近4倍

其餘諸如海關總署、教育部、人民銀行等部門,公車數量則爲5000輛至8000餘輛不等。

spacer.gif

而從2017年中央部門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用的情況來看,費用花銷基本與公車數量成正比:國家稅務系統、海關總署、人民銀行、氣象部門等的公車花費排位靠前。

公車費用支出前10名.jpg

但略爲特殊的是,如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儘管它只有19輛公車,但由於它同時還負責中央國家機關公務用車的編制、配備、更新、處置,因此公車購置及運行費用也排入了前十名。

中央部門公車數量比去年至少減少15000輛

在年度預決算報告中詳細披露三公的花費情況、包括公車的具體數據,是2014年國辦明確提出的要求。

從2015年開始,中央部門首次在當年的預算報告中詳細披露公車家底。其後歷次中央部門公佈預算和決算報告,公車數據和信息的披露也逐步完整。

據此前媒體統計顯示,2015年初,中央部門共有89個單位在預算報告中公開了三公安排。當年,公務用車的費用支出達到29.7億。

而從2017年決算報告數據與之相比,公車花費已經出現了大幅度削減。

對比中央部門2016年度決算公佈數據來看,察時局統計發現,2017年,中央部門的公車數量至少削減了15000輛。這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出近年來公車改革的趨勢。

其中,削減公車數量最多的十個部門爲:國家稅務系統、原銀監會、原國家質檢總局、公安部、交通部、教育部、國家統計局、氣象部門、工信部、以及證監會

公車減少最多的部門.jpg

其中,國家稅務系統削減數量最多,達到8500輛;原銀監會、原國家質檢總局、公安部等公車削減數量均在1000輛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原銀監會在2017年裏,公車總量削減幅度達到47.4%,近乎減少了一半公車

統計數據還顯示,2017年僅有極少數的中央部門購置了新車。包括原國家工商總局、新華社、最高檢、國務院辦公廳等,但各部門購置新車的數量基本在3輛至10輛不等。

最高檢在2017年度決算報告中,還詳細就公車保有情況、公車購置情況作出說明。據介紹,最高檢目前共擁有99輛車,去年新購置了一般執法執勤用車3輛,全部爲轎車。在2017年,最高檢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的支出,主要用於機要文件交換、市內因公出行、執法執勤和偵查辦案等所需公務車輛的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和保險費,上述費用共計368.87萬元。

1182輛“部長專車”:國資委最多、教育部次之

在2014年啓動公車改革後,僅部級以上領導保留專車。

2015年,中央部門預算首次公開了部級領導用車數量。公開報道顯示,85箇中央部門公佈的部級領導幹部用車量共計1320輛。

而從2017年度決算報告來看,此次公佈部級領導幹部用車的部門更多,但部長專車的總數卻有所下降

據察時局統計,2017年中央部門“部長專車”共1182輛。其中擁有“部長專車”數量最多的部門是國資委,達到91輛;教育部次之,爲60輛;國家發改委排在第三位,爲38輛

部長專車數據.jpg

對比2015年察時局統計的中央部門擁有“部長專車”最多的十個部門來看,削減力度也可見一斑:

a41ef091de97cf98c208a67e6dc83b8.png(2015年的top10)

察時局瞭解到,此前,部長、副部長級專車由一人一輛定編,正、副部長級幹部根據級別不同,配備的車輛標準各有不同。

在此輪公車改革中,中央部門在規範省部級幹部車輛的配備的同時,有的部門對退休的省部級領導也不再配備專車

仍有個別部門未按規定曬“家底”

對照國辦2014年就曬“三公”提出的要求來看,中央部門目前在預決算報告中披露的信息,仍有完善改進空間。

察時局瞭解到,國辦在《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中提出要求:繼續推進財政資金信息公開,所有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都要詳細公開,細化說明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及人數,公務用車購置數及保有量,國內公務接待的有關情況,以及“三公”經費增減變化原因等信息

察時局關注到,在2017年度中央部門決算報告中,具體到公車這一項,政協全國委員會辦公廳、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三家未公佈完整的公車信息。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在報告中解釋:無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

而據政協全國委員辦公廳2017年度決算報告顯示,2017年,其公車購置和運行費用爲139.16萬元,但報告中,並未就部門保有的公車數量及購置情況作出說明。

另外,還有的中央部門就公車保有量情況的說明中,僅籠統給出一個總數,並未詳細就車輛具體類型作出說明。

察時局關注到,此類公佈不夠規範、細緻的現象,在因公出國、公務接待費用支出方面也較多存在。有業內人士向察時局指出,中央政府部門的“三公”都來自於財政撥款,相關經費使用、支出應儘可能公開、詳細、透明,如此才能真正事實讓財政資金在陽光下運行。

喬敬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喬敬_NN66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