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圖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黃岸)前晚,“愉悅龍門、恬美瑤鄉”龍門縣“舞火狗”歌舞晚會在中山紀念堂上演。現場,舞火狗舞蹈、客家方言山歌等蘊含濃厚民俗風情的歌舞表演輪番登場,獲得現場觀衆掌聲連連。

當晚,來自龍門藍田瑤族鄉民舞蹈隊的小演員們用優美的舞蹈語言將這一歷史悠久的民間習俗搬上舞臺。據悉,“舞火狗”是龍門縣藍田瑤族鄉一帶瑤族同胞的節日,於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舉行,以感謝狗對瑤族人的養育之恩。“舞火狗”既是舞蹈,同時又是藍田瑤族少女們的一種“成年禮”,每個少女要參加2到3次的“舞火狗”,方能進入談婚論嫁的行列。2006年,舞火狗被列入廣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舞蹈隊老師鄭安娜告訴記者,儘管這支舞蹈只有短短4分多鐘,卻將這一儀式的每個環節都融入其中,盡顯其最原汁原味的精髓。她坦言,最初接觸這門習俗時,出生於“零零後”的演員們並不“感冒”,但隨着表演的次數多了,她們越來越懂得其中之美:“舞火狗已經有着300多年的歷史,我們有責任將這一習俗繼續傳承下去。”鄭老師表示,這支舞蹈不僅跳出少女們對愛情的嚮往,傳遞的更是一種對生活、對祖先的感恩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