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前相比,人類好像喪失了造人的熱情。

本週,《柳葉刀》雜誌發表了一份關於1950年至2017年全球生育率變化的最新總結報告。

根據他們的研究,全球人口生育的孩子數量比過去要少,而這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可能是災難性的。

嬰兒大蕭條

根據該報告,1950年的女性平均在其一生中會生下4.7個孩子。去年,這個數字降低到2.4。

生育率下降意味着世界上有一半的國家正處於“嬰兒蕭條”的浪尖——這意味着因國民生育不足,他們缺少維持正常社會所需的兒童數量。

報告的作者克里斯托弗·默裏告訴英國廣播公司說:“根據目前的趨勢,將會有極少數兒童和一大批65歲以上的人,這很難維持全球的社會形態。”

“想想一個全是祖父母一樣的社會;這種人口結構,將會給社會和經濟帶來的深刻影響。”

樂觀先生Mr Brightside

但在某些方面,生育率下降也是進步的標誌。越來越多的孩子步入了成年期,我們也不再僅僅是因爲想要組成一個家庭就頻頻將新生兒帶到這個世界上來。

增加了獲得避孕、就業和教育的機會,也爲婦女提供除了成爲寶媽之外,更多的選擇,這可能是1950年的婦女無法擁有的權利。

生育率的下降可能也有利於環境。雖然平均全球單個婦女的生育率需要降至2.1以下才能使人口整體出現負增長,但生育率降低至少可以使人口增長放緩,利用這段空白時間,我們可以空出手來解決氣候變化和棘手的全球事務,比如說食物不足。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