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后冯太后力排众议,一锤定音:设立三长,对国家有很多好处,怎么可能会行不通。自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大乱,战事频仍,各地豪强纷纷建立坞堡,聚众自守,普通百姓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不得不依附于他们,北魏建立以后,为了方便统治,便任命这些豪强为宗主,督护百姓,但这也为宗主隐瞒其所控制的人口打开了方便之门,有的甚至三五十家才上报一个户口。

NO.164

李冲出自五胡十六国时期西凉的王族,其父李宝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孙子,西凉为北凉所灭后,李宝逃亡到了西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讨伐北凉时,李宝又趁机东归占领了敦煌,后举城降魏,被拓跋焘封为镇西将军、敦煌公,之后又历任并州刺史、镇北将军等要职。

李冲是李宝最小的儿子,父亲去世时他还年幼,由其长兄李承抚养长大。

他从小就堪称学神,每次考试都是100分——而且,他之所以只能考100分,是因为试卷只有这么多分。

后来,他顺理成章地进入北魏最高学府太学深造。

太学一毕业,他就被选拔进入了中央办公厅,先是担任秘书中散,掌管宫中的文书事务,不久又升任内秘书令。

出身好,学问好,口才好,相貌好,身材好,皮肤好,风度好,心地好,前途好,脾气好,酒量好……这样的男人如果生活在现在,一定会被星探发掘,并一举成名,成为广大妇女的大众情人;可惜他生活的年代没有娱乐圈,所以他只能被冯太后发掘,并一睡成瘾,成为冯太后的最佳情人。

据说冯太后第一次见到李冲就心动了,此后便经常召他单独入宫汇报工作,每次汇报都要很久,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有时甚至要持续几天几夜。

时间一长,大家就都明白了: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怪不得李冲升迁这么快,原来他和太后的关系非同一般!

不过,尽管是以恩幸起家,但李冲的声望却并未受损。

他为人谦逊,性情大度,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都无可挑剔,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太后都十分忠心,事实上,冯太后这几年能做出这样亮眼的成就,与他的悉心辅助是分不开的。

对北魏的地方行政组织,李冲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思考。

原先北魏在基层依靠的主要是当地豪强。

自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大乱,战事频仍,各地豪强纷纷建立坞堡,聚众自守,普通百姓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不得不依附于他们,北魏建立以后,为了方便统治,便任命这些豪强为宗主,督护百姓,但这也为宗主隐瞒其所控制的人口打开了方便之门,有的甚至三五十家才上报一个户口。

这显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为了抑制豪强隐匿户口,直接控制基层组织,李冲创造性地提出了三长制。

所谓“三长”,即五家为一邻,设立一个邻长;五邻为一里,设立一个里长;五里为一党,设立一个党长。三长负责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检查户口,征收赋税。

由于三长直属于州郡,豪强大族再想要隐瞒户口,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当然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

因此,三长制一提出,中书令郑羲(出自荥阳郑氏)、秘书令高祐(出自渤海高氏)等大族出身的官员就纷纷反对。

郑羲言之凿凿地说:这东西要想行得通,除非蛤蟆飞在半空中。如果硬要施行此法,肯定会失败的,到那个时候,就知道我所言不假了!

著作郎傅思益更是危言耸听:之前的制度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一旦改变,必会引起天下骚乱!

还有一些大臣认为,现在正是征收赋税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实施三长制,新旧制度难以衔接,不如到冬闲的时候再发布。

但李冲却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应马上行动:眼下改制,正好让百姓享受到实惠,从而认识到改制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这样推行起来就容易了。

最后冯太后力排众议,一锤定音:设立三长,对国家有很多好处,怎么可能会行不通!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云淡心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