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11月20日,湖面的冰层厚度已经达到180毫米,苏联击退了绕道到城市南部蒂赫万的德国军队。在巴达维夫粮库被德国军队烧毁后,苏联军队准备通过拉多加湖周围的运河向被围困的列宁格勒运送补给。

今天我们谈论的是一座不屈的城市,列宁格勒。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接着,在9月17日,苏联军队还以保护波兰斯拉夫人为借口,悍然入侵波兰。一周内,苏联军队前进了300公里,占领了波兰东部。苏联此举的目的是向西推进其边境,以换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够拥有更深的战略深度,以抵御潜在的威胁。(主要是德国)。
11月,苏联以保卫列宁格勒安全为借口,要求与芬兰进行“领土交换”。苏联想用北极圈的贫瘠土地来换取芬兰的人口稠密地区,这自然遭到芬兰的拒绝。因此,苏联向芬兰宣战。虽然战争的早期并不顺利,但苏联以巨大的力量战胜了芬兰。1940年3月,芬兰被迫实现和平。根据合同,芬兰将把十分之一的领土割让给苏联,并把汉科半岛作为海军基地。从那以后,列宁格勒到西部边境的距离从30公里增加到了100公里。
尽管苏联赢得了战争,但它成功地推进了西北边境。然而,与芬兰的关系陷入僵局,这相当于将芬兰投入德国的怀抱,为后来对列宁格勒的围困埋下灾难的种子。
波罗的海东端的列宁格勒是当时苏联的第二大城市,俄罗斯的旧首都和重要的工业中心。到1940年,这个城市的人口超过了250万。1709年,俄罗斯最伟大的沙皇彼得大帝在波尔塔瓦战役中一举击败了当时的欧洲强国瑞典,并在泥泞和海滩上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彼得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与交战的德国划清界限,俄罗斯将德国标记的“堡垒”改为“盖勒”。列宁死后,为了纪念他,这座城市改名为列宁格勒。
三,紧急情况!列宁格勒遭到两次袭击。
1941年6月26日,就在德国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四天后,报复心强的芬兰人也向苏联宣战。随后,芬兰军队开始从城市北部与第20德国军队合作,并沿列宁格勒至摩尔曼斯克的1000公里边界发起了进攻。然而,芬兰军队没有多少重型装备。进攻苏联控制的城市和要塞时,前进速度慢,伤亡高。在收复大约一年前被迫割让给苏联的领土后,芬兰军队基本上在8月停止了进攻。然而,芬兰军队的威胁仍然存在,大量苏联军队被牵制住,列宁格勒北部和西部的芬兰湾也被封锁。
在城市的南部,德国军队使用坦克作为先头部队快速渗透。从苏联联合突破了旧边界“斯大林线”。这条10年前由苏联建造的防线有混凝土防御工事和永久的火力点。如果苏联能站在这里,它就能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但是苏联军队仓促撤退,甚至没有时间占领该地区。因此,此时苏联的主要防御阵地是在6月底由预备役人员和20万城市居民临时修复的卢格线。
到7月初,德国军队已经推进到列宁格勒以南100公里,而芬兰军队也从北方推进到离列宁格勒仅40公里的地方。列宁格勒已经处于危险之中。
第四,第一元帅沃罗什洛夫
60岁时,沃罗什洛夫是1935年授勋的五位苏联元帅中的第一位,因此得名“第一元帅”
斯大林建立最高统帅部后,他被派往列宁格勒指挥北部和西北部的两支军队。他能够被派往列宁格勒这个重要的方向,主要是因为斯大林认为他在内战中表现出色,并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但这一次沃罗什洛夫辜负了斯大林的重托。他热衷于组建民兵部队,但不重视民兵和正规军之间的合作。他仍然使用内战线防御战术。这导致了一种被动的局面,苏联军队被平均分配,到处被打败。
在苏联战争的历史上,有:个案例记录了一个接一个的防御工事,然后被攻破,然后又被攻破。
8月8日,德国人集中在卢格线以西的一个点上突破。Th
8月12日,德国军队再次突破了东卢格线。列宁格勒的士兵和平民紧急抢修该市以南40至50公里的另一条线路。然而,德国军队在8月20日占领了前沙皇宫殿加特契纳市,并突破了那里的新防线。
到9月8日,德国人已经冲到拉多加湖边,完全切断了列宁格勒土地上的所有对外联系。
斯大林得知列宁格勒的战斗情况后,愤怒地称“第一元帅”为“撤退专家”。
尽管他很勤奋,他甚至在7月初成功地在列宁格勒发动了一次反击,用千伏坦克和大量民兵部队暂时阻止了德国的进攻。但他被斯大林取代,去后方做军事工作。
这也证明老兵的经历不一定适用于新时代的战争。如果你不学习,你将被具有先进战术和思想的新将军所取代。
五、粮仓遭到空袭,城市处于危险之中
当时,被封锁的列宁格勒人口超过250万,居民需要2000多吨日常食物。如果非战斗人员和生产人员能在战后疏散到东部地区,城市的负担就能大大减轻。然而,市国防领导人担心这一举动会引起人民的恐慌,所以他们一直不愿采取行动。尽管在战后两个月内,列宁格勒当局撤回了一些急需的非生产人员。然而,从东部撤离的人数不是很大,还有大量来自波罗的海国家和城市以外周边地区的难民。事实上,这个城市的总人口并没有减少。
根据当时苏联的农业政策,大多数人手头没有足够的食物。在这个高度集中的经济体系中,大部分粮食集中在国家手中。然而,这些有限的粮食储备大多集中在乌克兰西部。在战争初期,面对德国的“闪电战”,相当数量的谷物落入了敌人手中。在秋收阶段,大部分谷物来不及收割,大部分在地里腐烂或在战争中被毁。食物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列宁格勒的街道上,市政当局安装了1500多个扬声器,以防止空袭。无线广播可以随时通过扬声器传送节拍器的滴答声。如果快节奏的持续滴答声响起,那么空袭已经开始了。一个宽松的慢拍表示警报关闭。节拍器有节奏的滴答声成为封锁时期列宁格勒的标志之一。
尽管列宁格勒的高射炮密度是柏林和伦敦的八倍,但德国的空袭却是在夜间突然发生的。防空炮火无法形成敌人飞机在黑夜中无法突破的火力网。因此,相当多的德国飞机闯入列宁格勒的天空。
由于早期发现,德国飞机已经知道该市最大的粮库巴达维夫粮库的位置。这个位于巴达维夫的粮库建于沙皇俄国时期,其结构主要是木制的。由于建造粮仓时世界上没有空军,所以在设计中没有考虑到防空。但对巴达维夫粮库的袭击完全是一次空袭。
据当时目击者称,”德国轰炸机投下炸弹后,粮库突然燃起大火。火焰甚至可以在几公里外看到,反映列宁格勒的夜空。”
居民们目前还不知道这场大火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造成成千上万人死亡。由于高温,储存在粮仓里的2500吨糖也融化到了地下。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后来花了很高的价钱在巴达维夫粮库周围购买土壤,以便在饥饿时烧水和饮水。
第二天,列宁格勒苏联执行主席波普科夫以最高机密向斯大林报告说,“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只剩下六七天的粮食了。”
六、生活之路与食物配给
在巴达维夫粮库被德国军队烧毁后,苏联军队准备通过拉多加湖周围的运河向被围困的列宁格勒运送补给。然而,德国人已经占领了拉多加湖南岸,苏联人不得不在拉多加湖西岸建造另一个简易码头。拉多加湖长期以来以其众多的风暴和薄雾而闻名,小船在湖上航行时尤其危险。因此,苏联军队绝对有必要将食物和必需品从拉多加湖东岸运送到西海岸。
通过这条路线,运送到列宁格勒的食物达到10,000吨。但是这些谷物在不到10天内就被消耗完了。
在食物配给制度开始时,每个工人每天收到800克面包,而家庭成员收到400克。
到10月初,面包配额已经减少到不到一半。
到11月底,每个工人每天只能得到250克面包,剩下的125克!
与此同时,面包的质量越来越差。例如,储存在巴达维夫粮库的燃烧过的面粉和印钞局加工木材时留下的锯屑被添加到面包中。
截至11月底,已有11,000人因食物和物资短缺而死于饥饿。
这时,人们开始预计拉多加湖的湖面会结冰,希望用冰来用卡车运输货物。然而,如果要组织大型卡车运输,冰层的厚度必须至少为200毫米或更厚。根据水文工作者的测量,当:的温度为零下10摄氏度时,湖面冰层需要6天6夜才能达到200毫米厚。
到11月20日,湖面的冰层厚度已经达到180毫米,苏联击退了绕道到城市南部蒂赫万的德国军队。列宁格勒当局认为这是冰运输的最佳时机,并决定在冰层厚度达到200毫米之前立即开始冰运输!
苏联当局立即派车队去列宁格勒运送食物。然而,因为冰层不厚,而且有许多坑洞,德国炮兵在湖上的火力非常猛烈。因此,司机必须站起来开车,以便在卡车下沉时及时跳下。
从1941年到1942年冬天,前线卡车司机不仅运送了超过列宁格勒最低需求的物资,还通过这条路线成功疏散了50万人。这些卡车司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朱可夫和波罗的海舰队
乔治康斯坦丁维奇朱可夫
在苏德战争中,朱可夫一直是斯大林的“消防员”,也就是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朱可夫。
当列宁格勒处于危险之中时,被降级为预备役指挥官的朱可夫将把斯大林召进克里姆林宫。当朱可夫说他想回到前线时,斯大林说:“去列宁格勒!列宁格勒的情况非常困难。”
战争结束后,朱可夫回忆说,斯大林在这句话后又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在《朱可夫回忆录》书出版时出于政治考虑被删除了。斯大林最初的评论是,列宁格勒的局势是灾难性的,没有希望的!
对于这句话,朱可夫说:“那里的形势并不那么无望”。斯大林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给指挥列宁格勒战役的沃罗什洛夫写了一封:的信,“把陆军总部交给朱可夫,你就可以飞回莫斯科。”
9月9日,朱可夫的飞机在雾中飞越拉多加湖飞往列宁格勒。他一下飞机,就直奔正在开会的斯摩尼研究所。进门后,我发现联席会议正在讨论如何在城市的重要目标上埋设地雷,并彻底炸毁波罗的海舰队!
当朱可夫得知这次会议时,他立即拿出斯大林的字条说:“首先,我是军队的指挥官,我禁止你这样做。第二,请立即清理矿井!此外,他说:“战舰可以被摧毁,但只能在战斗中!"
至于为什么波罗的海舰队在向西航行的芬兰湾受阻后没有通过波罗的海-白海运河进入更深的北冰洋的问题。
客观原因是德国王牌舵手中队炸毁了运河的船闸。主要原因是苏德战争的主战场在陆地上,海军主要协助陆军作战。此外,朱可夫认为波罗的海舰队的舰炮可以为列宁格勒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此外,向东的路程很长,运河的一些地区仍然由德国人控制,使得他们在转移时容易受到德国人的攻击。因此,波罗的海舰队没有选择转移到白海和北冰洋的后方。
但是没有完成过渡的海军顽强地战斗着。他们使用舰队两艘战舰的大炮和其他船只的大炮对德国军队进行深度轰炸。就连沙皇俄国时期建造的大炮也转过身来,指向城市的南部!
舰炮的威力是巨大的,波罗的海舰队的火力成功地阻挡了德军在城外7公里处的攻击。这使得德国炮兵不可能到达列宁格勒的中心城市。
尽管舰队的炮火没有给德国军队造成大量伤亡,但却对德国军队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
然后波罗的海舰队的一些单位,在他们的船只被摧毁或没有弹药后。海军作为步兵上岸继续战斗,并顽强战斗。甚至他们的对手德国空降部队也说:“在俄罗斯土地上的每一场战斗都比在克里特岛的三个降落伞更困难!”
朱可夫的到来和海军的勇敢极大地支持了列宁格勒的抗战。
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列宁格勒的供暖系统完全瘫痪,食物短缺。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列宁格勒人并没有放弃他们有尊严的精神生活:剧院每天晚上都开放,剧照张贴在街道和小巷上,观众爆满。
在这个困难时期,共青团成员组织了一个服务队,帮助群众走过大街小巷。当有人感到饥饿时,一个年轻的女人马上给他第二天的定量面包。尽管她也知道也许明天她会饿,再也不会起床了.
然而,整个列宁格勒仍在运行。负责生产和维护坦克的基洛夫工厂距离前线只有14公里,但从未停止工作。工人们用坦克轰炸敌人的阵地,这些坦克还没有通过工厂墙上的枪眼组装起来。这些坦克一组装好,英勇的工人和志愿者就把它们赶到了前线。由于提前交货,一些坦克甚至没有时间油漆和安装精确的瞄准装置。
更令人钦佩的人是列宁格勒植物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在列宁格勒封锁期间,28人死于饥饿。但是包括成吨的大米和土豆在内的繁殖样本都完好无损。
这些英勇的捍卫者向人们表明,人们不希望战争,但他们不怕战争。人类之光最终将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包括战争。
《第七交响曲》,也被称为《列宁格勒交响曲》,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国际知名作品,包括西方音乐界在内的苏联官员称之为反法西斯国歌。整首曲子极其宏伟有力,最后乐章的声音震耳欲聋。
当德国人在1941年包围列宁格勒时,肖斯塔科维奇也加入了消防队。他穿着消防服和戴着消防头盔的照片后来刊登在《时代》杂志的封面上。1941年9月,德国军队完全封锁了列宁格勒。苏联诗人蒂霍诺夫对被围困的列宁格勒描述如下:“灯火管制下的建筑就像是不祥的噩梦。列宁格勒的铁灰色夜晚充满了戒严令带来的寂静。但是沉默突然被战斗所取代,警报号召人们勇敢战斗。1941年12月,肖斯塔科维奇在隆隆炮声中完成了这项工作。他后来回忆道,“音乐以不可阻挡的速度从我脑海中迸发出来”。1942年3月5日,《第七交响曲》在库比雪夫首映,并向全国和海外直播。可以看出,这部交响曲的最初演出是用来鼓舞士气和提升国家威望的,并被视为苏联的“民族大事”。同年3月29日,这首曲子在莫斯科再次演奏。五个月后,乐谱《第七交响曲》被空运到列宁格勒。列宁格勒已经充满了饥饿。大炮开始在城市内外隆隆作响。一些排练过的音乐家甚至被担架抬了进来!但是当这些音乐家得知他们要演奏《列宁格勒交响曲》时,他们立刻恢复了活力。
为了确保在安静的环境下正常的表演,苏联红军提前向德国炮兵阵地发射了大约3000发炮弹来压制表演。“随后,这个正义的声音,深刻地表达了人民对法西斯侵略者的愤怒和反抗,在这个英雄的城市中播放。人们聚集在街道、碉堡和住宅的广播喇叭前,以极大的热情聆听这场英雄运动。第七交响曲在列宁格勒上空回荡。
在第一乐章中,军乐的旋律被敌人入侵的主题打断,这表明战前美好和平的生活遭到了破坏。之后,小军鼓加入进来,他的声音不停。他像敌人的铁脚跟一样向前推进。最终,铜管乐队的加入代表了敌人的入侵,苦难的城市和不屈的人民。
这部交响曲仍然在被围困和饥饿的列宁格勒演奏,它反映了列宁格勒不屈的精神和苏联人民反抗德国法西斯主义的伟大决心。
十、结局,不屈的列宁格勒
1943年1月8日,当苏联在斯大林格勒的南线反攻成功时,希特勒不得不将包围列宁格勒的主力曼斯坦因的第11集团军转移到南线,以解除保卢斯在斯大林格勒的包围。苏联利用德国军队在北方战线上的空虚,从列宁格勒和伏尔加夫向东和向西移动。经过十天的激烈战斗,这座城市终于被清除了。两军也成功相遇,朱可夫被授予元帅军衔。
在872天的围困中,列宁格勒官方报告仅死亡人数就达642,000人。如果我们加上统计数字中没有包括的其他死者,估计死亡人数将超过80万。当这座城市被清除时,56,000人幸存下来,只有战前人口的六分之一。在死亡的80多万人中,3%死于爆炸和空袭,其余97%死于饥饿和严寒。
但是,即使在这样困难和困难的情况下,苏联军队和平民仍然坚守城市,坚决地反击法西斯。这种英勇不屈的精神将永远载入史册。
美国军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片中评论列宁格勒战役:“一个将军可以赢得一场战斗,但只有人民才能赢得一场战争!”英国的《旗帜晚报》也称赞道:“列宁格勒的抵抗是人类在不可思议的考验中取得辉煌胜利的一个例子。在世界历史上,我们可能永远找不到任何类似列宁格勒的抵抗。”
本文作者:腾飞,公众号“这是战争”已加入作者。未经作者和微信公众号“这是战争”的许可,它不能被复制。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公共编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野战军军官,曾在步兵单位、总部、后勤部门等单位工作,致力于战争史和战术学研究,对军事战术和非战争行动有独特的理解。他的书《这才是战争》在2014年5月和6月被凤凰卫视的“八分钟开本”栏目分两个阶段推荐。他的公开名字也是“这是战争”,欢迎注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