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誰不想當一個光芒萬丈、一呼百應的大英雄,又或是成爲一個華貴自然、絢麗富貴的公主,再不濟,也會想着日後一定能成爲一個能掌控自身命運的富家翁,體驗生活的種種樂趣,笑看雲起雲落,最厭惡的就是魯迅筆下的那些可有可無、可伶可嘆、麻木不仁、又悲又憎的小人物。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親手將自己推向了,自己曾經最厭惡的人性深淵。當我們被社會裹挾着被光陰推着長大,纔會發現,原來成年人的世界裏,沒有堂吉訶德,沒有寶劍也沒有絢麗的玻璃屋,有的只是一片狼藉和滿地瑣碎,到了這時,我們纔會恍然大悟,小人物的悲哀最不被人見,於無聲無息中就成長爲自己曾經厭惡的樣子。
閏土的鋼叉
求學時,我們都生活在校園裏,胸中滿是書生意氣,生機勃勃,嚮往未來,自感一切可期,校園外高低貴賤的身份遠沒有成績來的明目瞭然,富家公子也好權貴家的小姐也罷,都和我們別無二致,甚至那時的我們還可以勾肩搭背,笑談命運,我也真誠你也實意。
時過境遷,用不着十年之久,只需畢業兩年時間,高下立判,當富家公主開着豪車,坐在豪華辦公室裏的時候,你卻只能穿過漫長的樓道和一間間辦公隔間,才能見到那個曾經什麼都不如你的人,張口喊出的不是同學也不是熟悉的外號,而是“經理”,那一刻恍如改天換地,遙想起閏土再次見到魯迅時,對兒時玩伴的那一聲自然、理所當然的“老爺”。
小時候的閏土和魯迅是玩伴,別無二致,甚至魯迅還隱隱對閏土抱有崇拜之心,手拿鋼叉站在瓜田裏的閏土宛如夢中的屠龍勇士,他也曾是一個生機勃勃、勇敢機智的少年,也曾快樂的有朝氣的成長着,這樣的閏土本該有一番作爲,卻終究沒有突破階級的侷限,最後將所有的滄桑和磨礪都化成了那句“老爺”。
從少年意氣到卑躬屈漆,試問,我們誰又不是閏土,誰又想成爲閏土呢?
祥林嫂的苦難
這一次疫情,讓許多潛藏的矛盾得以露出,也讓許多人看到原來自己的生活如此脆弱,一次磨難便能讓人走投無路。這個世界上,無時無刻不有苦難落下,當我們自己是苦主時,分手、失業、投資失敗,再小的苦難也會感覺痛不欲生,當看到他人落難時,一開始可能會同情,到最後都難免不以爲意。世界再大,關係再好,也難以感同身受。
當苦難如同風暴一般,一次又一次砸中一個人身上時,無邊無際的苦難就如同錢塘大潮一般,洶湧撲來。祥林嫂經歷了搶婚、丈夫病死、兒子被狼叼走、被東家厭惡,她一再的受到命運的壓迫和生活的折磨,最後變成了那個見到誰都要訴說苦難的惹人厭惡的祥林嫂,最後孤獨地死在一個雪夜裏,無人察覺。
樸實憨厚、努力肯幹的祥林嫂沒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身的命運,最後還是被喫人的社會喫得一點不剩,而我們和祥林嫂之間又有多大的差距呢?如果身上再多一點苦難,再多遭遇一點不幸,誰又不會是祥林嫂呢?從厭惡別人抱怨社會,到自己抱怨社會,從一個正常人到祥林嫂,這中間只不過隔着一層薄薄地不幸!
人人都是阿Q
一旦開始成年,每個人肩上的責任都會越來越重,孩子的學費、老婆的生活費、房貸、老人的贍養費,各種負擔壓得你喘不過來氣,從放蕩不羈到學會向生活低頭,不是心底沒有了朝氣,只不過是將夢想深埋心底,愛與家庭化成的枷鎖,讓我們如同老黃牛一般,任勞任怨。
身不動,卻意難平,不管是遇到苛責的老闆,還是挑剔的甲方,又或者難纏的顧客,我們都會心生怨氣,一邊低眉順眼,一邊還要認錯賠笑。有時候想一想,真想發作一下,將所有人暴打一頓,痛痛快快的反駁一通!最後卻只能將這些深埋心底,圖個自我開導,回過頭一看,這時的我們、經常用精神勝利法的我們;在生活面前、在權貴面前不得不低頭的我們,竟成了魯迅筆下那個一直被人嘲笑的阿Q。
魯迅筆下的這個人物是一個十分矛盾的角色,不安於現狀卻又安於現狀,熱血暴躁卻又怯弱悲切,自尊自大卻又自輕自賤。蹩腳的阿Q蹩腳的精神勝利法,最後成了21世紀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甚至失去了這套勝利法,就沒法在社會上立足。
從黑白分明到難得糊塗,我們都是阿Q。
結尾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讀懂了魯迅,活成魯迅筆下的閏土、阿Q,悲哀歸悲哀,卻沒有什麼好丟臉的,最悲痛的莫過於活成魯迅筆下的看客,這羣看客用着最冷酷和殘忍的語言,以及或輕佻或激勵的語氣,隔着一張屏幕,似乎人人都成道德聖人了,左一言右一語,便能將一個人撕成碎片。
人生不該如此,再蹉跎也不該成爲魯迅先生筆下的麻木不仁,我們也不該如此苛責他人,寬於待己,最後以魯迅先生的願望當做結尾,盼望大家一切都好。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魯迅 《熱風·隨感錄四十一》
與君共勉。
參考資料:《魯迅全集》、《魯迅日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