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專家表示:“農業機械化在推廣現代農業技術、促進農業集約經營、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降低人力成本等方面都起着重大作用。”

中城銀信認爲,當前,我國正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跨越的關鍵時期。以產業化、規模化、機械化等爲基礎的現代農業發展,有助於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促進農業穩定生產,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由此更好地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

中城銀信湖北襄陽現代農業項目基地位於石橋鎮,該地區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晝夜溫差較大,是馬鈴薯生長最適宜的地區,因此,中城銀信湖北襄陽現代農業項目基地選擇了馬鈴薯種植。除了馬鈴薯種植外,中城銀信湖北襄陽現代農業項目基地也選擇了高粱等作物的種植。目前,該基地已實現耕、種、收全部機械化作業,擴大了種植面積,節省人力成本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效益。目前,中城銀信湖北襄陽現代農業項目基地上馬鈴薯和高粱的種植規模已達到1.5萬畝,預計到2020年,基地會實現5萬畝的種植面積。同時,基地還將引入3-5萬戶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同步發展生態農業觀光和深度休閒旅遊,打造立體化的產業模式。

據悉,近日,中城銀信旗下項目湖北襄陽現代農業項目基地又添一批農機械,價值近700萬元高端進口農機採購訂單完成交割,正式投入使用。這也爲該項目基地2019年1萬畝種植計劃的穩步推進增添了新的力量。

湖北襄陽現代農業項目基地相關負責人在農械交付儀式上爲大家介紹了機械的相關情況及其操作方法,並指出:新機械的投入使用,可以降低農作物種植的作業成本,也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項目基地的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

年初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事實上,早在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中就已明確提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和支撐。

中城銀信認爲,在當前環境背景下,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發展高質量、面向市場的現代農業是順應時代趨勢的必然選擇。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爲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覈實相關內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