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在餵養的大叔叫李虎剛,70歲,養羊3個年頭,羊羣50只,去年臘月一次性賣羊36只,收入5.8萬元。”他給我算了一筆賬,他說:“現在玉米一斤一塊錢,我家的玉米、豆子、油菜,再加上3000多斤胡蘿蔔,總共摺合也就5000多元,但是每斤活羊賣價18到20元,羊喫糧食和蔬菜膘兒長得快,買價高得多,一斤糧食、蔬菜長到了羊身上,就變成了三四斤的糧食錢,這就是糧食轉化的道理。

陽春三月,攝影師來到晉南中條山下的垣曲縣東山村採風,看見一個養羊農戶正在羊圈裏餵養,便跟上前去嘮叨起來。正在餵養的大叔叫李虎剛,70歲,養羊3個年頭,羊羣50只,去年臘月一次性賣羊36只,收入5.8萬元。有趣的是,他的羊基本都是圈養,精心飼餵大量飼草和飼料,養兒膘肥體壯,十分惹人眼目。

一會兒工夫,只見他喂罷了玉米、黃豆後又喂胡蘿蔔,一隻只肥羊調整了口味,喫的真香!

這位農婦是李虎剛的老伴,名叫王素珍。只見她喂完一羣小羊羔又抱起一隻不停地撫摸着全身,真是親如孩兒一般。

爲什麼李虎剛大叔用大量的糧食和蔬菜餵羊?我很不理解。於是便跟隨大叔來到他家中想問個究竟。只見他的院內很寬敞,足有半畝地,種植很多菠菜。大叔有趣的說:“這些菠菜,人也喫,羊也喫。”一席話說得我越來越迷惑:“他咋這麼給羊親啊!”

大院子裏另一半全是嫩綠的油菜苗。大嬸一邊整理一邊說:“今年種一畝油菜,很密稠,一邊放羊一邊間苗,苗兒也是餵羊喫,油菜苗油水大,餵養肯長膘。去年,我喂的一隻羊6個月就長到120斤,平均每月20斤,按每斤18元算,一隻羊就賣2160元。”

一間亮堂的屋內,全是羊飼料。大叔說:“去年種5畝玉米,收穫2000多斤,還買了300多斤黃豆,全部餵羊。”他給我算了一筆賬,他說:“現在玉米一斤一塊錢,我家的玉米、豆子、油菜,再加上3000多斤胡蘿蔔,總共摺合也就5000多元,但是每斤活羊賣價18到20元,羊喫糧食和蔬菜膘兒長得快,買價高得多,一斤糧食、蔬菜長到了羊身上,就變成了三四斤的糧食錢,這就是糧食轉化的道理!何樂不爲?”聽了大叔的話,我終於明白了許多。

大叔指着院子裏剛洗好的兩筐胡蘿蔔說:“這都是餵羊的。胡蘿蔔維生素含量高,羊和人也一樣,單喫草料不行,必須維生素搭配。這樣,羊才能長得快,個頭大,膘肥體壯,出肉率高,才能賣上好價錢!”大叔講的頭頭是道,我聽得入了迷,深深感到養羊還有不少學問哩!

王素珍大嬸正在蒸饅頭。老兩口忙活一中午還沒顧得上喫飯,她說:“我今年還計劃擴大養羊規模哩!”。臨走,大嬸非要留我喫飯,我婉言拒絕。衷心祝願二位老人健康長壽!發財致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