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自古以来影响了无数的学子,古代考生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蟾宫折桂。但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民国之后,作为我国最高的两座学府,清华和北大成为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如今考入清华北大,凭借的是高考的分数,这一硬性标准。但是在民国时期则不同,都是由各个高校自主命题,一张卷子上有各种类型的题目,考察的东西十分全面,而且你要知道民国时期的清华和北大汇聚了近代各种知名大师,所以说民国时期考清华北大的难度一点也不亚于现在。

陈寅恪出上联孙行者,大半考生不及格,只有他答出,后成语言学家

1932年清华大学再次举行新生入学考试,按照惯例还是由清华大学考生进行自主命题,当时国文系主任邀请国学大师陈寅恪为国文考试部分进行自主命题。陈寅恪因为当时清华国学院停办,只好同时兼任清华大学历史,哲学,中文三系教授,所以整个人非常繁忙,恰逢当时有个前往北戴河休假的机会,于是他便随手出了两个题目作文《梦游清华园记》,和一个上联“孙行者”就匆忙走了。

陈寅恪出上联孙行者,大半考生不及格,只有他答出,后成语言学家

结果就是陈寅恪随手出的两个题目,却导致了当时大半考生交白卷和不及格。首先作文《梦游清华园记》对于那些参加新生入学考试的考生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当他们看到陈寅恪的上联“孙行者”之后,都是一脸懵逼。一大半考生最终直接交了白卷,后来在改卷中发现剩下的考生不是答“唐三藏”就是“猪八戒”,总之就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对于这些考生,陈寅恪一律判为不及格。只有三个答案得到了陈寅恪的认同,分别是“祖冲之”,“王引之”和“胡适之”,最后陈寅恪判定回答“胡适之”的考生为满分,这个考生就是后来著名的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周祖谟。

陈寅恪出上联孙行者,大半考生不及格,只有他答出,后成语言学家

题目传出去之后,陈寅恪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当时都大力推行白话文运动,他们认为清华大学食古不化,才出这种题目考察学生。对此陈寅恪还特意提出了反驳理由,测试考生虚实字应用,平仄声区分,以及考生的知识储备量和思想条理。这场风波才得以平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