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們經常會根據人或事物的某些特點,爲其貼上不同的標籤,以便於更快速、準確的定位目標,找到同類。

比如,你說顏色種類之多堪比染坊,他們自然會聯想到於正的“阿寶色”作品;提到星巴克,會想到“小資生活”;說到海底撈,會想到“優質的服務”;就連一個人認真仔細,追求完美,也很容易被認爲是典型的“處女座”……

雖然貼標籤成了生活必備,但也不乏一些飲品商家巧妙的利用標籤,作爲自己營銷的工具,將自家品牌與其他品牌區分開來,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們是如何完成“標籤”化設置的呢?我們來盤點一下。

1、打造尖刀產品

很多人對奈雪の茶的成功感到奇怪,到處都是賣茶飲料的,爲何它能如此迅速出名?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歸結於它對“1杯好茶+1個軟歐包”的尖刀產品的打造。這類產品,要極具穿透力,且能瞬間秒殺消費者的猶豫,就像消費者一旦想到“茶飲+軟歐包”,就能想到奈雪の茶。

無獨有偶,檸檬工坊主打檸檬飲品。據瞭解,爲了給消費者呈上一杯冰爽檸檬飲品,其開發團隊自建生產基地,從採摘、清洗、冷凍到運輸,全程把控,保證了檸檬新鮮度;另一方面,檸檬工坊的茶飲都是現場製作,從來不賣放置了很久的“舊茶”。漸漸的,在消費者心中,將檸檬工坊跟“鮮”字劃了等號。

尖刀產品作爲店鋪標籤,是吸引粉絲的不二法寶,消費者因爲產品而對品牌念念不忘,從而自發進行病毒式傳播,提升品牌熱度。

2、深耕“視覺錘”

上文提到的尖刀產品,就像是在顧客心尖上植入一顆釘子,如果顧客對你的餐廳還是沒有什麼印象,這說明你還需要用錘子將產品敲入顧客心中。

而這把錘子,就是“視覺錘”。茶飲作爲一款復購性極強的產品,很容易讓顧客形成穩定的消費習慣,因此視覺上的衝擊尤爲重要。

例如提起“正宗涼茶”大家會想起標誌性的紅罐形象,但當廣藥推出了綠罐王老吉時,其銷量卻並不樂觀,這種行爲更改了視覺錘的方向,從而稀釋了品牌標籤。

而檸檬工坊深知視覺錘的重要性,從創立之初便奠定了相應基礎:檸檬工坊店面門頭的裝飾,運用了大面積的檸檬黃色,質感強烈,也彷彿讓人聞到了撲面而來的鮮果味道;另外,輔助以沉穩的棕色,讓整個店面青春活潑、高端大氣;工坊二字,又有小巧精緻之意,富含文化韻味,讓人很容易聯想到一種“工匠精神”,而這又是爲社會所推崇的。

3、注重營銷手段

俗話說,無餐飲不營銷,無營銷不社交。江小白就是一個文案比產品先火起來的代表品牌。其通過社交平臺,完全擺脫了打折促銷式的“硬廣”營銷,轉而從消費者的心理層面切入,用走心的文字引發消費者共鳴,通過“軟植入”讓品牌更加貼近消費者。

這一點,檸檬工坊也有話說,自成立以來,該品牌就注重營銷宣傳,長達10年之久。近年,隨着自媒體的興起,檸檬工坊也借力傳播。例如找抖音網紅拍攝探店視頻;在朋友圈定期刷屏創意圖片;在小紅書上標記各種“混搭茶飲”,十年時間,積累了上百萬的粉絲,助力了檸檬工坊的標籤化營銷,強化了其品牌認知。

如今,標籤逐漸成爲了一種符號,成爲了區別於其他人的標識。在競爭激烈的時代,一個品牌毫無疑問要樹立自己的“標籤”,形成自己獨特的競爭力。該如何樹立,這一點,可以向以檸檬工坊爲代表的新式茶飲品牌取取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