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欲望都市》让我知道了很多“爱情定理”。其中一条是:女人总做出相同的选择。

几个女人对着镜头说,我总是选择不同的男人。可转眼看去,虽然那些人体形发型各异,职业千奇百怪,可万变不离其宗,他们的处世风格、行为方式如出一辙。

当女友第N次抱怨“遇人不淑”时,我忍无可忍:你没发现,你找的永远是同一类人?

女友细细一算,可不是?都是独子或家里最小的男孩儿,母亲强势父亲随和,家境良好,兴趣广泛……这些相似的背景,使得那些男人性情温和,但有时难免懦弱;随遇而安,但有失上进;招人喜欢,却担不得重任。

由此,女友一轮又一轮与未来婆婆明争暗斗,与男友无数个兴趣爱好争宠较劲,陷入恨铁不成钢的喋喋不休。

那么男人呢?

一个男人讲了这样的故事:

父亲在县城上班,周末才回家一次,他所有心思都在工作上。那时,有个吃公家饭的丈夫让人羡慕,可少有人知道母亲的苦。父亲严厉,很少笑,全家都有点儿怕他。虽然父亲不够贴心,但母亲毫无怨言,尽最大努力让全家过好。

父亲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丈夫”的榜样;而父母的相处方式,给他最早的婚姻概念———父亲是一家之主,母亲言听计从。

他很少想过自己与父母的关联,他并没意识到,选择女友及妻子时,他潜意识里有抹不去的母亲的影像———善良、忍耐、任劳任怨。

那些轻灵、柔媚、独立的女孩,如惊鸿一瞥,曾在他心里悄悄划过。但是,她们与他对女性的认知经验如此不同,他还是远离了她们。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奇怪的事情?

在此,我们得提到经济学家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这个理论的要点是:

一些偶然事件可能导致某种选择,即使这种影响并不强烈,它也会持续到最终;一旦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无论好坏,就好比走上一条不归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个选择不断强化,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有关“路径依赖”的最著名传说是:美国火箭助推器的直径,由马屁股的宽度决定。

火箭助推器造好以后,要通过铁路运输,中间会经过一些隧道,所以助推器的直径不能大于隧道宽度;而隧道宽度取决于铁轨的宽;铁轨的宽是根据火车车厢做的;最早的火车车厢又是仿照马车造的;马车两只轮子之间的标准距离来自古罗马;罗马人造战车时,轮距等于牵引一辆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绕了一大圈,马屁股竟然和火箭扯上了关系。

“路径依赖”应用到爱情中,就是说,那些看似不相干的因素,最终决定了一个人的爱情、婚姻。

偶然的某个因素,决定了我们的选择。对选择的习惯性信赖,又让我们在同一条路上滑行,无法自拔。于是,我们选择相似的男友,按着固有的方式完成爱情的过程,然后在对婚姻的习惯依赖中打发岁月。

时常地,我们会想:如果不走这条路,会是什么样?

本文作者用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来解释爱情,读来别有趣味。其实,“为什么你总是爱上同一类人”这个问题,心理学的解释是“强迫性的重复”,指的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特别容易与某一类型的人产生深刻而强烈的互动。 换句话说,我们会特别被他们吸引,不由自主地与他们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具有我们成长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的心理特征。这些人在我们生命中出现时,就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让我们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小时候对自己特别重要,却在父母身上未能得偿的一些心理需求。——所以,希望这篇文章不仅解答了你关于爱情的疑惑,也能给你的亲子教育带来一些启发。

本文选自《莫愁·智慧女性》,如果您还想看更多的文章,可以通过公众号“莫愁大观园”下方“杂志订阅”栏目,选择购买,也可以搜索“莫愁优选”小程序,阅读您感兴趣的栏目或杂志。

莫愁优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