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雙足不但承受身體的全部重量,而且在搬運、舉重等各種活動中還有許多額外的負荷,是人體中負擔最重的部位。想要獲得健康,不妨從“護腳”做起。

足底按摩是刺激腳底反射區

足底按摩約在四千年前起源於中國,是中國傳統醫學的一部分,和“鍼灸”具有相似的原理。

中醫認爲,人有“四根”——耳根、鼻根、乳根和腳根,其中以腳根爲四根之本。人體器官臟腑各部位,在腳底都有反射區,用按摩刺激反射區,通過血液循環、神經傳導,能調節機能平衡,恢復器官功能,收到祛病健身之效。

足底按摩的手法,是利用大拇指或食指的近端指間關節對足部進行刮、壓、推、揉等手法,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促進感覺的輸入,從而達到祛病健身的效果。對於有惡性病(如腫瘤)、急性內臟病、出血傾向、末梢循環差,血管功能退化、心臟泵血能力減退以及已患有嚴重足部疾患的人,顯然是弊大於利的。

足底按摩≠臨牀治療

足底按摩歸根到底是一種保健方法,在無病時,其有助於改善亞健康狀態;但罹患各臟器疾病時,還是需要及時到正規醫療單位就診。

足底按摩≠醫療按摩

足底按摩是一種醫療保健方法,但並不是所有從事足底按摩的人,都有足夠的知識與經驗,氾濫大街小巷的足療館的按摩,並不一定是有效的。所以,進行足底按摩保健,需要有選擇的、適時適度的、以保健爲目的地進行。

足底筋膜炎,急性期不宜足底按摩

首先明確,足底筋膜炎是需要臨牀治療的。足底按摩的作用,僅僅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對於足底筋膜炎發病的急性期來說,局部血液循環的增加,意味着炎症反應的加強,不利於下一階段的康復。

而單單從足底按摩的基本手法來看,其刮、壓、推、揉等手法,對於足底部的刺激是一種強刺激,對足底筋膜也產生較強的牽拉力。所以,通常在發病的急性期時選擇足療,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痛的。

而且,足底按摩也不能很好地起到牽伸足底筋膜的作用,相反其強烈的點按等會刺激疼痛部位,引起不必要的勞損。

看完有何感想,留言告訴小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