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親王奕譞曾經和恭親王奕訢幫助慈禧發動了辛酉政變,使得慈禧也成爲了掌握實權的皇太后,所以慈禧對醇親王奕譞也很重視,授予他家“世襲罔替”的醇親王頭銜,當時叫的是“鐵帽子王”,就是上一輩是醇親王,下一輩人繼承還是醇親王。

醇親王南府

醇親王府在北京有三處,就是因爲在醇親王府中出了兩個皇帝,皇帝出身在哪裏,進宮登基以後原來的府邸就變成了“潛龍邸”,就像雍正登基以後,他在宮外的府邸也被人叫做“潛龍邸”,光緒出身的醇親王府是在北京西城區太平湖那裏,現在也叫醇親王南府,他當上皇帝以後,這一處王府作爲光緒的“潛龍邸”就必須空出來,所以,後來醇親王府又重新修建到了後海那裏,新建的王府也比之前要闊氣很多,這也就是現在的醇親王北府,溥儀就是在這裏出生的。

正如我們所知,後來溥儀也在3歲的時候登基,成爲了宣統皇帝,所以,這座醇親王北府又作爲溥儀的“潛龍邸”必須被空出來,因此新的醇親王府又開始修建。

新王府選址在中南海,因爲當時載灃又被封爲攝政王,所以這座醇親王府又叫攝政王府,這座王府修建的規制比那兩座舊的王府更氣派,一直修建到辛亥革命爆發以後還沒有落成,後來這座王府還成爲了國務院的辦公地點。

醇王府[北府](Prince Chun Mansion[Peifu])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爲清代規模較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後作爲納蘭明珠、永瑆的宅邸。1872年醇親王奕譞成爲宅子的主人,醇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醇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新中國建立後,府邸現歸國家宗教事務局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所有;1981年,醇王府花園(宋慶齡故居)對外開放。

這座府民間流傳有句咒語,傳了幾百年。這就是:這座府大格格易早殤。如溥儀的大妹妹就過早夭折。事情到了末代皇弟溥傑的大女兒雖出生在滿洲國,也不幸於19歲去世,她離世原因,有幾種不同說法,至今已經成爲無法破解的歷史之謎。

溥儀的親侄女在日本殉情自殺,被稱爲“天城山心中事件”(天城山殉情事件)。說起來這件事,確實讓人感慨。

愛新覺羅慧生,1938年2月26日出生在滿洲國首都新京(即長春)。她的父親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親弟弟溥傑,母親嵯峨浩是日本貴族,日本皇室的近親。所以,愛新覺羅慧生的父母都算是皇室,雖然是政治婚姻,但還算“門當戶對”。

結婚之後,溥傑和嵯峨浩關係很融洽,很快就生下了慧生。之後,慧生的妹妹嫮生也降生了。

1943年春天離開父母由其阿姨帶到日本上幼兒園,住在慧生的姥姥家。

1943年秋天,溥傑被派到日本陸軍大學學習。全家住在東京的麻布狸穴,這時嵯峨家已由濱口搬到東橫線日吉。

1945年2月,溥傑和浩帶着嫮生乘軍用飛機返回新京,慧生因爲要上小學,留在日本嵯峨的家裏(這次別離,是溥傑和慧生的永別)。

1947年(昭和二十二年,慧生9歲),嵯峨浩與次女嫮生脫離逃難的日子回到日本,母女三人團聚,但是溥傑卻仍然身陷蘇聯,後來又被送到撫順,與她們母女斷絕音訊。慧生就讀中學以後,努力學習中文。

1954年(昭和二十九年,慧生17歲)私下寫信寄給周恩來,請求讓溥傑與她們母女聯絡。這封信使周恩來相當感動,遂答應讓溥傑與她們通信。

1957年12月4日(昭和三十二年,慧生19歲),爲日本著名學府「學習院大學」二年級生,爲挽救一個迷失的青年(大久保武道)而不幸與之同歸於盡。另一說法是因爲和同級男生大久保武道戀愛,該年十二月四日兩人攜手跑到伊豆半島天城山樹林中雙雙用手槍殉情,這就是五十年代轟動中日的「天城山心中事件」。

慧生在滿洲國一直住到1943年,因爲要就讀學習院幼稚園的關係,便離開父母,交由其阿姨帶回日本去,與外祖父母一起同住。一直到1947年,嵯峨浩與次女嫮生回到日本後,母女三人才得以團聚,但是溥傑卻仍然被關押在蘇聯,後來又被送到撫順戰犯管理所繼續勞動改造,與她們母女斷絕音訊。慧生就讀中學以後,努力學習中文,曾經私下寫信寄給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請求讓父親溥傑與她們母女聯絡。這封信使周恩來相當感動,遂答應讓溥傑與她們通信。

那麼,愛新覺羅慧生,在日本生活的怎麼樣呢?

(愛新覺羅慧生)

可以說,慧生從小學到高中,一直生活的都非常好。因爲貴族身份,所以她一直和日本皇室和貴族的子女共同成長。而且,慧生雖然一直在日本生活,但她一直努力學中文,1954年還給周總理寫信,懇請能見見自己的父親浦傑。周總理很感動,特批了浦傑可以和日本的家人直接通信。

慧生高中畢業之後,本來想去東京大學學習中國哲學,因爲母親的反對,所以到學習院大學學習文學。慧生之前一直在女校中成長,又因爲是貴族身份,和男性接觸非常少。

但是因爲長相甜美,開朗活潑,所以慧生很快就成了學校的熱門人物,很多男生把當做校花一樣,追求者絡繹不絕。

這些男生中,有一個很普通的人,名叫大久保武道。這個男孩的父親是生意人,家境還不錯,雖有錢但不屬於貴族,最多算是貴族的遠親。在父親的支持下,給他找了屬於貴族遠親,證明有貴族血統,加上大久保武道學習努力考,還真考進了“貴族學校”學習院大學,成爲了慧生的同學。

大久保武道成長在偏僻的小鎮,和貴族學校裏的公子哥們不同,性格直爽但是也略有自卑。

自然,大久保武道也加入了追求慧生的大軍當中,因爲生活經歷的不同,慧生也對他產生了興趣。兩人經常一起放學,聊着大久保武道小時候的故事。

但是,嵯峨浩家不可能同意的,因爲出身的巨大差異,兩人註定不可能在一起。慧生聽從了家裏的勸導,漸漸的疏遠大久保武道。

(大久保武道)

但是,大久保武道還是一直不放棄,他頻繁的寫信,公開的追求慧生。此時的慧生,其實並不是喜歡大久保武道,僅僅是對他感興趣而已。

1956年11月,19歲的慧生因爲身體不好,從學校休學,在家休息。陷入瘋狂的大久保武道還是不停的寫信,甚至親自登門,想要見到慧生。

也許是因爲在家過於孤獨,慧生也開始給大久保武道回信,表示自己願意接受大久保武道。

1957年,慧生回到了學校,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引發了學校的騷動。嵯峨家堅決反對,連慧生的好朋友們也堅決反對。

慧生內心動搖了,再加上自己和大久保武道私定婚約被人知道,心中害怕,她又一次病倒了。

慧生內心也是充滿矛盾,她曾寫信給父親溥傑,徵求意見。溥傑表示自己現在離的遠,不瞭解具體情況,還是聽母親的話吧。

1957年12月初,大久保武道弄到了一把槍,和慧生在爭吵之後決定自殺,慧生也表示了同意。

12月4日下午4點左右,慧生和大久保武道坐上了一輛出租車,來到了天城山腳下。出租車司機聽到慧生一直在小聲說着:“咱們回去吧,現在還來得及,回去好不好。”但是,大久保武道默不作聲。

因爲擔心會出事,所以司機下山之後就報警了。

警方經過幾天的搜索之後,12月10日上午,在一處山林中發現了慧生和大久保武道的屍體。

慧生頭部有一個彈孔,她靜靜的坐在一棵百日紅樹下。不遠處,大久保武道躺在不遠處的草叢裏,頭部中彈,手裏握着槍。

這兩人就這麼殉情自殺了。

雖然媒體沸沸揚揚的炒作着這個事件,但是嵯峨家一直不承認是“殉情”,他們堅持是大久保武道劫持了慧生,強行把她帶到山中殺害了。

真相是什麼,沒有人知道了,總之,這是一出悲劇。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