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感知到影響愉悅感,就會傾向於放棄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威林厄姆發現,人類的大腦不是用來思考,而是用來避免思考的。但是,由於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產生奇妙的愉悅感,所以儘管大腦不擅長思考,我們還是會受天生好奇心的驅使去尋找新的主意和問題。

不過,我們會很迅速的分析解決問題需要多少腦力勞動,簡單的問題讓人無聊,困難的問題太費力,一旦大腦感知到這兩種影響愉悅感的情況,他就會傾向於放棄。

學校能否讓學生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愉悅感

威林厄姆還指出,學生是否喜歡學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能否持續地讓學生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愉悅感。想讓學生愛上學校,就要創造一個使他的好奇心能夠探索、能夠獲得成就感的必要難度的環境。

只有在引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興趣後,讓他們在已有的認知範圍內去主動獲得問題的答案,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愉悅感,他們才能知道,學習原來是件好玩的事。

老師表情包批改作業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怎麼讓學生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愉悅感,從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那孩子的興趣是什麼?看看他們平時最喜歡玩什麼就知道了。現在的孩子多數喜歡玩手機,發表情。從一個簡單的興趣出發,老師通過表情包批改作業,就是一個很好的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方式。我們來看看這些表情包。

看到老師的這些評語與表情包,網友們紛紛評論。

評論1:如果我讀書那會有這樣的老師,我可能能考上北大清華。

評論2:我想孩子們也會喜歡這樣改作業,教育局應推廣。支持點贊~

評論3:不錯.有創意.工作枯燥乏味.學生壓力大.這樣可以減輕壓力.提高積極性.都在快樂中進行……!爲老師點贊。

“一天改二百份作業,還得上課,備課,開會,寫教案,寫復案,寫反思……還得畫表情包,那麼二十四個小時夠用不??”有網友表示對老師工作量的擔憂,很快也有網友發現了商機,評論道:做很多表情包模具,就像印章一樣的,幾十種表情,這樣老師只需要寫評語就好了,而且不定期更新新的表情包模具,一定能賺不少~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也是家庭的希望, 作爲老師通過表情包批改作業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值得敬佩!希望孩子們都健康快樂的成長,早日成爲國家棟梁之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