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面國旗是晚清時候確立的,1840年國門被打開後,清政府與列強打交道越來越多,總理大臣李鴻章上書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國的旗幟,請求頒制國旗。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最後慈禧太后選定黃龍旗作爲爲大清國國旗。
1881年之後北洋海軍從英國購入了“揚威”、“超勇”兩艘巡洋艦回國後,由於三角黃龍旗與各國國旗都不相同,爲了和國際接軌,李鴻章上奏朝廷將黃龍旗改爲長方型,黃色及龍是大清皇帝的象徵,以黃龍旗做爲國旗有“朕即國家”的意思。根據五行說,中國屬土,黃色代表中國。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於1912年1月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五色旗原來是清朝海軍一二品的官旗,在江浙沿海一帶軍民心中有很高的的地位,因此各界一致認爲五色旗過中華民國國旗。五色旗紅、黃、藍、白、黑組成,分別象徵中國漢、滿、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號爲五族共和。
袁世凱於1916稱帝后,改國號爲中華帝國,袁世凱的國旗據說曾有提議在五色旗上加紅日一輪,以表示“五族共戴一君”的含義 。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最早出自孫中山的構想,在同盟會成立的第二年創制,廣泛的運用於革命黨人反清的起義中。1927年(民國十四年),中華民國政府成立,特選爲軍旗,1928年北伐革命成功,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成爲中華民國國旗。
採用藍、白、紅三色。“青天”象徵中華民族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藍色代表自由,同時也代表民族主義。“白日”象徵光明坦白、大公無私,指示人們要有光明潔白、毫無污點的純正心地與思想;白色代表平等,同時也代表民權主義。“紅地”象徵革命黨的熱血,指示人們要有犧牲奉獻、勇敢奮鬥的精神;紅色象徵博愛,同時也代表民生主義。
青梅煮酒,長話難盡,關注“知道點歷史”知道點不一樣的歷史
我們認真寫真實的歷史,不做標題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