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宋史》记载,杨家三代抗辽,三代人中只有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其余人在史料中都不见记载,所以杨家将中的其他人物都是有待考证的。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评书《杨家将》,后来又改编成影视剧,归根到底就是杨家一门忠肝义胆,为国捐躯的高尚品质,为后世之人所推崇。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评书《杨家将》,后来又改编成影视剧,归根到底就是杨家一门忠肝义胆,为国捐躯的高尚品质,为后世之人所推崇。听到那句“七子去,六子归”更是让人难过不已,那历史上的杨家将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何杨家在历经三代之后,便不再有名将?真相我是觉得挺奇葩,不知道你能接受的是哪个?
关于杨家将的电视剧,我们所熟知的是《穆桂英挂帅》,就这部电视剧而言,虚构的人物就很多,比如佘老太君、穆桂英和杨宗保,这三个人物,真实的历史上是没有的。根据《宋史》记载,杨家三代抗辽,三代人中只有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其余人在史料中都不见记载,所以杨家将中的其他人物都是有待考证的。 之所以在影视剧和评书中会出现很多人物,也是作者为了故事的丰富性,同时是为了推崇杨家将,将故事改编美化,容易为后世之人所传颂。
可是真实的历史是,杨家将是在杨业和杨延昭带领时,开始名声大噪,而杨文广并不是战死沙场,是在出征的路上病死的。在杨文广之后,杨家将的顶峰时期也就落幕了,杨文广的后代中并没有出色的人物,主要也是因为杨文广忙于军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杨家的后人,所以杨家三代之后,也就没有出现有名的将领了。
我们知道中国的历史朝代是很有意思的,在每个不同时期,君王对臣子的态度是不同的,比如春秋时期,各国的君主将读书人视为圣人,孔子等人和君王是平等的,他们是尊孔子为师的,简单来说就是重文。可是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的进步,到了宋朝也开始重文轻武,而且宋朝算是重文轻武比较严重的朝代,所以杨家将在抗辽上有很大的功劳,就会引起文官的打压,皇帝也怕杨家将功高震主,一再打压,所以武将在宋朝并不被重视。 如果皇帝都不重视一个国家的将帅之才,那杨家虽有报国之心,但却在打压中毫无出头之日,由于皇帝的忌惮和猜忌,杨家自然也要小心翼翼,如果后代没有领兵之人,那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我们知道在宋末之时,少数民族对中原的攻势越来越猛,就连岳飞这样的将领也并不是攻无不克的。杨家将自然比不上岳家军,所以当他们不能驱除外敌的时候,自然也不会有人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杨家将也在无声无息中,退出历史的舞台。 人们对于杨家将的情感,大多数来自于影视作品,在影视作品中,不管是过程还是结局,都让人十分敬佩。但是真实的历史并不是都是美好的,杨家将的没落是顺势而为,朝廷的打压和不信任,注定杨家将领们止于杨文广。
现代人看历史,总是会觉得惋惜和无奈,甚至还有些悲凉,因为我们所推崇的英雄,并没有得到我们所希望的结局,而拨开真相看,这样的理由只能让人觉得很奇葩,甚至有些可笑,可谁让我们都是处在权利之外的人呢?我们感受不到吧!你觉得呢?

欢迎留言评论,如果喜欢,请点赞收藏,记得关注我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