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初中語文”,關注我們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來自初中語文 00:00 02:28 第21課 孟子二章

一、學習目標:

1.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背誦並默寫短文。

2.熟讀課文,藉助註釋,瞭解大意。

3.瞭解孟子其人和他所處的時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二、作者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今山東鄒縣東南部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而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爲“仁政”思想,被稱爲“亞聖”。

《孟子》一書主要記錄了孟子的語言和政治觀點,是儒家的經典之作。其文章氣勢充沛,說理暢達,並長於論辯,孟子也終成爲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因孔子是聖人,所以世人尊稱其爲“亞聖”,將兩人的思想合稱爲“孔孟之道”。《孟子》在儒家典籍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爲“四書”之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譯文:舜是從農耕的田野中被發現的,傅說是從泥水匠中被選拔出來的,膠鬲是從魚鹽販子人中被選拔出來的,管夷吾從獄官手裏釋放出來並加以任用的,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被提拔上來的,百里奚是從集奴隸市場被贖出後加以重用的。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所以上天將要降臨重大責任在這個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而體膚消瘦,使他缺乏錢財、受貧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順,做事錯亂,用這些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韌,增長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纔會改正;心意困惑,思慮堵塞,然後才能奮發;(心緒)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瞭解。(一個國家內)如果沒有執法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沒有與之相抗衡的國家和外患的侵擾,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這樣以後可以知道,憂慮患害使人發展,安逸享樂使人滅亡。

一、註釋

(1)選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標題是編者加的。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爲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爲“孔孟”。

(2)舜(shùn)發於畎(quǎn)畝之中:舜原來在歷山耕田,30歲時被堯起用,後來成了堯的繼承人。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發,起,指被任用。畎畝,田間,田地。

(3)傅說(yuè)舉於版築之間:傅說原在傅巖爲人築牆,因以傅爲姓,殷王武丁用他爲相。舉,任用,選拔,這裏是被選拔的意思。版築,築牆的時候在兩塊夾板中間放土,用杵搗土。築,搗土用的杵。

(4)膠鬲(gé)舉於魚鹽之中:膠鬲起初販賣魚和鹽,西伯(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來他又輔佐周武王。

(5)管夷吾舉於士:管仲,字夷吾,原爲齊國公子糾的臣,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君位,糾失敗了,管仲作爲罪人被押解回國,齊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爲相。士,獄官。舉於士,從獄官手裏釋放出來並得到任用。

(6)孫叔敖舉於海: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人,隱居海濱,楚莊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爲令尹。

(7)百里奚舉於市:百里奚,春秋時期虞國大夫。虞亡後被俘,由晉入秦,又逃到楚。後來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把他贖出來,用爲大夫。所以說舉於市(集市)。

(8)任:責任,使命。

(9)是:這樣的。

(10)也:語氣助詞,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頓,後半句將加以申說。

(11)苦其心志:使他的思想痛苦。心志,思想。

(12)勞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體)勞累。

(13)餓其體膚:意思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

(14)空乏:資財缺乏。這裏是動詞,使他受到貧困之苦。

(15)行拂亂其所爲:使他做事不順。行,指每一行爲,每做一件事。拂,違背。亂,擾亂。其所爲,指其所做的事。

(16)所以:用這些來……

(17)動心忍性: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動,驚動,震撼。忍,堅韌。

(18)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備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備的能力。曾益:增加。

(19)恆過:常常犯錯誤。恆,常。過,過失,錯失,此處是過失的意思。

(20)困於心:內心困苦。困,被難住。於,被。

(21)衡於慮:思慮阻塞。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22)而後作:然後才能奮起。作:奮起,指有所作爲。

(23)徵於色:表現於臉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現在臉色上。徵,徵驗,此處有表現的意思,表現。色,臉色。

(24)發於聲:意思是吟詠歎息之氣發於聲音。

(25)而後喻:(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瞭解他。喻,明白,瞭解。

(26)入則無法家拂(通“弼”)士: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入:裏面,此指在國內。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bì),通“弼”,輔佐。

(27)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外如果沒有與之匹敵的國家和外來國家的憂患。出:在外面,指在國外。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28)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這樣之後才知道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生於憂患:憂患使人謀求生存。死於安樂:安逸享樂使人死亡。

二、整體感知

1.字詞正音

舜(shùn)  孫叔敖(áo)  畎(quǎn)畝

傅說(yuè)  膠鬲(gé)  拂士(bì)

2.重點詞語

【發】興起,指被任用。

【畎畝】田地。

【士】獄官。

【市】集市。

【入】指在國內。

【出】指在國外。

【敵】匹敵、相當。

【空乏】財資缺乏。

【行拂亂其所爲】拂,違背。亂,擾亂。

【恆過】常常犯錯誤。

【而後作】奮起。文中指有所作爲。

【而後喻】瞭解、明白。

3.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同“增”)[來源:學*科*網Z*X*X*K]

衡於慮(同“橫”,梗塞、不順)

法家拂士(同“弼”,輔佐)

4.一詞多義

(1)拂:

行拂亂其所爲(違背)

法家拂士(同“弼”,輔佐)

(2)於:

舜發於畎畝之中(從)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給)

死於安樂(在)

發舜發於畎畝之中(興起,文中指被任用)

發於聲(顯露、流露)

5.詞類活用

苦其心志(使動用法,使……痛苦)

勞其筋骨(使動用法,使……勞累)

餓其體膚(使動用法,使……飢餓)

空乏其身(使動用法,使……財資缺乏)

所以動心忍性(動:使動用法,使……驚動;忍:使動用法,使……堅忍)

人恆過(名詞作動詞,犯錯誤,犯過失)

6.課文探究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進行論證的?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

中心論點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者從個人、國家兩個方面加以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難而終於身負“大任”的人物爲例,來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從兩方面說明人要有所作爲,成就大業,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爲等方面經受一番痛苦的磨鍊。接着由個人說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歸納出論點。

(2)課文第1段開頭列舉六個歷代名臣成才的故事,共同點是什麼?

①他們都是經歷了一段艱難困頓的生活之後才發憤而成就一番大事業的;②他們都經歷過艱苦的磨鍊,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

(3)本文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試作具體分析。

排比和對比。對於同一論題,多角度多層次地加以闡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瀉千里,使文章富有氣勢,例如:第1段中的排比和最後一段中的對比。

(4)課堂小結:

本文通過陳述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從卑微到顯貴的事例和有關道理,證明了憂患可以使人生存發展,安樂可以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激勵人們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要勇於進取,進而獲得成功。

注:本文由初中語文公衆號編輯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轉載請註明來源於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

溫馨提示

掃碼關注高中語文

獲取更多學習資料 關注我們 更多精彩

往期精彩內容:

142篇新部編版1-9年級語文必背古詩文都找齊了(有音頻),速速收藏!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電子課本教材暑期預習起來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電子課本教材,暑期預習起來!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電子課本教材!暑假預習專用~

初中語文:

初中語文公衆號,隸屬於三好網,彙集衆多師資力量,爲全國初中生分享專業的語文學習經驗、方法和相關文化知識,助力每一位學子在語文方面取得進步。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微信公衆號內回覆下列數字即可獲得相應乾貨:

1.名 著      2.素 材       3.寫作方法       4.文言文

5.閱 讀 題      6.詩歌鑑賞       7.基 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