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初中語文”,關注我們

富貴不能淫 來自初中語文 00:00 01:19 第21課 孟子二章

一、學習目標:

1.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背誦並默寫短文。

2.熟讀課文,藉助註釋,瞭解大意。

3.瞭解孟子其人和他所處的時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二、作者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今山東鄒縣東南部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而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爲“仁政”思想,被稱爲“亞聖”。

《孟子》一書主要記錄了孟子的語言和政治觀點,是儒家的經典之作。其文章氣勢充沛,說理暢達,並長於論辯,孟子也終成爲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因孔子是聖人,所以世人尊稱其爲“亞聖”,將兩人的思想合稱爲“孔孟之道”。《孟子》在儒家典籍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爲“四書”之一。

《富貴不能淫》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譯文: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曰:"是焉得爲大丈夫乎? 子未學禮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 ' 以順爲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 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孟子說:"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把順從當作正理,是婦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孫衍、張儀在諸侯面前竟也像婦人一樣!)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裏,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壓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一、註釋

懼:害怕。

安居:安靜。

熄:平息,指戰火熄滅,天下太平。

是:這,這個。

焉:怎麼。

子:你。

未學:沒有學。

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丈夫之冠: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候。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則舉行加冠禮,叫做冠。古人16歲既爲加冠。

父命之:父親給予訓導;父親開導他。

母命之:母親給予訓導。

嫁:出嫁。

往:去,到。

戒:告誡。

女(rǔ):通"汝"你

必敬必戒:必:一定。敬:恭敬。戒:留神,當心,謹慎

違:違背

夫子:舊時稱自己的丈夫

以:把

順:順從

爲:作爲

正:正理,及基本原則。

道:方法。

居天下之廣居:第一個"居":居住。第二個"居"居所,住宅。

廣居、正位、大道:朱熹註釋爲:廣居,仁也;正位,禮也;大道,義也。

立:站,站立。

正:正大。

大道:光明的大道。

得:實現。

志:志向。

由:實行。

獨行其道:獨:獨自。行:這裏是固守;堅持的意思。道:原則,行爲準則。

淫:迷亂

移:改變

屈:壓服

二、整體感知

1.字詞正音:

公孫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女家(rǔ) 富貴不能淫(yín)

2.重點字詞。

誠:真正,確實。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爲,有氣節的男子。

天下熄:指戰爭停息,天下太平。

焉:怎麼,哪裏。

丈夫之冠: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成年。

命:教導、訓誨。

戒之:告誡。

女家:指夫家。

夫子:指丈夫。

正:準則,標準。  由:遵循。

獨行其道:獨自走自己的道路。

淫:惑亂,迷惑。  移:動搖。  屈:使屈服。

3.一詞多義。

(1)戒:

戒之曰:告誡

必敬必戒:謹慎

(2)謂:

此之謂大丈夫:稱得上,叫做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對……說

太守謂誰:爲,是

4.古今異義

父命之(古義:教導、訓誨;今義:命令,命運)

以順爲正者(古義:準則,標準;今義:正面)

5.詞類活用

威武不能屈:使動用法,使……屈服

6.通假字

女家:女同“汝”,你。

7.課文探究:

(1)孟子爲什麼認爲公孫衍,張儀不配稱爲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認爲公孫衍,張儀之流靠搖脣鼓舌,曲意順從諸侯的意思往上爬,沒有仁義道德的原則,因此不過是小人,談不上是大丈夫;孟子認爲“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2)怎樣做才能成爲真正的大丈夫呢?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這樣做了以後,再抱以“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的立身處世態度,這樣才能夠成爲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3)談談你所瞭解的大丈夫形象,舉例說明。

富貴不能淫——關羽,文天祥,方誌敏……

貧賤不能移——陶淵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顏真卿,聞一多,劉胡蘭……

(4)舉例說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這句話出自《孟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行爲準則。在現實生活中,面對金錢利益的誘惑,不亂其心;在危及國家民族利益的時刻,我們要敢於挺身而出,不怕犧牲,做一個真正的大丈夫。

注:本文由初中語文公衆號編輯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轉載請註明來源於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

溫馨提示

掃碼關注高中語文

獲取更多學習資料 關注我們 更多精彩

往期精彩內容:

142篇新部編版1-9年級語文必背古詩文都找齊了(有音頻),速速收藏!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電子課本教材暑期預習起來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電子課本教材,暑期預習起來!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電子課本教材!暑假預習專用~

初中語文:

初中語文公衆號,隸屬於三好網,彙集衆多師資力量,爲全國初中生分享專業的語文學習經驗、方法和相關文化知識,助力每一位學子在語文方面取得進步。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微信公衆號內回覆下列數字即可獲得相應乾貨:

1.名 著      2.素 材       3.寫作方法       4.文言文

5.閱 讀 題      6.詩歌鑑賞       7.基 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