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爲什麼選北京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北京副市長回應

中新網4月10日電 談及爲什麼國家選北京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北京市副市長殷勇10日表示,因爲北京的服務業佔GDP的比重是81%,比全國的平均水平高了將近30個百分點,北京的服務貿易佔全國服務貿易的1/5左右。可以說北京的經濟結構是引領了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趨勢。

4月10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商務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李成鋼,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殷勇介紹全面推進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會上,有記者提問:可以分析一下北京這次是主動的先行先試,同時也是進一步擴大開放,對於深圳乃至其他的國內一線城市來講會有哪些具體示範和啓示性意義?

殷勇回應,服務業擴大開放有助於進一步優化國家經濟產業發展佈局。從全球來看,全球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平均大概是70%左右,發達國家能夠達到75%,到去年年底中國的服務業佔GDP的比重是52%。所以,可以看到跟發達國家比,中國至少還有20多個百分點的服務業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同時,今年面臨不確定的外部形勢我國提出了“六穩”的要求,其中首要的是穩就業。服務業是吸納就業最大的領域,在全球來看也是這樣,全球大概50%的就業人口是在服務業領域,中國這個比例大概是45%,發達國家是75%,也就是75%左右的就業人口是在服務業領域。因此,發展服務業對於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殷勇指出,另一個方面是國家的服務貿易競爭力在快速提升,但目前還存在不足。我國服務貿易佔整個貿易的比重大概是15%左右,全球的比重大概是1/4,25%左右,所以服務貿易還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同時,中國服務貿易的逆差還比較大,去年是將近1.9萬億人民幣,大概佔了貨物貿易順差的70%多,也就是說70%的貨物貿易順差被服務貿易的逆差喫掉了。因此提高服務業的競爭能力也是擺在面前的當務之急。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要繼續大力發展服務業。

“爲什麼選擇北京呢?因爲北京的服務業佔GDP的比重是81%,比全國的平均水平高了將近30個百分點,比深圳也要高很多,因爲深圳製造業比重會更大一點。北京的服務貿易佔全國服務貿易的1/5左右。因此應該說北京的經濟結構是引領了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趨勢,這就是爲什麼國家選北京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殷勇說。

殷勇表示,通過北京的試點,集中在全市域和服務領域推動開放改革,一定能夠爲包括深圳在內的有關城市發展服務業探索一些有益的經驗,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鑑。北京的服務業開放和深圳的開放探索包括自貿區、大灣區的建設,是一種互補互鑑的關係,共同服務於整體的中國對外開放戰略安排。

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補充道,服務業的對外開放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它既涉及到准入門檻的降低,更涉及到環境的打造、制度的創新、服務的加強等多個方面。所以北京作爲首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的綜合試點城市,中央政府層面主要關注試點開拓創新經驗的複製推廣。試點三年多以來,經過第三方評估,北京市的試點形成了68項開放創新成果。其中體制機制創新23項,業態創新14項,做法創新31項,涉及到商事制度改革、外商投資企業管理、產業發展、區域合作等廣泛領域。這些經驗給國內相關領域的工作發揮了良好的示範作用。在梳理總結的基礎上,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先後就北京市的試點推出了兩批9個最佳實踐案例,印發各地借鑑推廣。具體內容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全週期的管理、國際引才引智的直通車,營商環境評價機制建設等等。這些就是北京市試點對區域乃至全國示範作用的一種體現。

相關文章